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别让“四风”败了节日的喜庆

发布时间:2015-09-17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中秋节、国庆节“两节”将至,干部收礼送礼、公款吃喝等“四风”又成社会焦点。(9月16日《新京报》)
“两节”将至,“四风”蠢蠢欲动,不难惊异于纪委的“神经过度紧张”,其实对于普通公众,也多少对“四风”逢节而来的惯性式的担忧。且看以往,但凡节假日,“四风”便裹挟着节日的喜庆汹涌而来,以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纪委不断加重的执纪高压和惩治砝码,“四风”虽有所收敛,却远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更不用提根除之。
随着反“四风”的深入,纪委和公众也普遍意识到,“四风”极具反复性、隐蔽性,与“四风”的斗争必然是一场持久战,这也在考验着执纪者的耐心、意志、勇气和智慧,要根除“四风”,不光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水滴石穿的耐力、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恒心、认清“四风”普遍规律和本质的洞察力,更需从制度上扎紧遏刹“四风”的篱笆,最广泛的调动起群众和媒体的力量,形成一张监督的天罗地网。然而官方的执纪力量再如何强大、机制制度再如何先进,也有力所不逮的地方,也造成了不少监督执纪问责上的漏洞,让“四风”有机可趁。归根到底,反“四风”既是为了维护党和国家利益,又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还官场清风正气,还社会纯朴良风,让大家都能舒心工作、生活。对于群众自身来说,为了维护切身利益,也有充分理由积极而广泛的参与到反“四风”的监督中。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扬清风树正气,唯从严执纪,强化监督,以持久的耐力、坚决的意志、破釜沉舟的勇气,才能将“四风”遏刹住。反“四风”是一场持久战,既要从思想上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又要从机制制度上健全完善防“四风”的反弹,避免“割韭菜”式的游戏。防“四风”关键在构建最严密的监督之网,监督的最大力量莫过于群众,只有动员起这股最强大的监督力量,才能扎紧警惕“四风”的篱笆。
不管是中秋还是国庆,本是传统的群众喜庆节日,传统的节日风味蕴含着浓浓的传统习俗文化气息,弥漫着的是纯朴的家国情、天伦之乐。本不与“四风”、腐败、公款吃喝送礼这样的歪风邪气交织,让单纯的节日被浸染了浓浓的官味和腐味,让节日本来的意义荡然无存。别让“四风”败了节日的喜庆,才是对节日纯洁性的最好守护。
 
 
 




 作者:伍文胥
联系电话: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621114
邮编: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