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请理性看待无离职打算的公务员 (似的而是)

发布时间:2015-09-16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从参与一财调查的各地公务员反馈来看,受访者本人或同事离职后的第一去向是“到私有企业或外企任职”占比超过50%。有离职打算的占40.28%,犹豫不决的占27.31%,没有离职打算的占32.41%。(9月9日,新华网)
一财调查报道后,舆论一片哗然。公务员尤其是官员离职现象的关注度虽高,但现实情况是,坚守岗位的依然是大多数。舆论呈一边倒局势,网民们纷纷认为,不离职是因为有权有位有灰色收入,而且离开的都是精英,留下的都是冗员。
不可否认,部分在职公务员确实有灰色收入,而且也有“慵懒散”现象存在,但不能因此而“一叶障目”,片面地认为整个公务员系统都是如此。普通岗位上也有无离职打算之人,为何到了公务员身上却要无限放大?这怎能不让那些甘愿放弃理想在边远山区为人民服务的公职人员心寒?
除此之外,此项调查显示,工作1到3年的公务员中,53.33%的人都打算离职,而男性公务员打算离职的人数占到50.97%,女性公务员在该数据上仅为男性的一半,占到25.56%。从年限上来说,工作1到3年,也许还未完全融入到公务员行列中,心中还如当初在大学校园一样热血澎湃,况且与婚姻伴侣都需要7年的磨合期,与相伴一生的工作怎能少得了1到3年的过渡期了?从性别上讲,有离职打算的基本上是男性,而女性有离职打算的很少,也就是说女性占无离职打算的比例较大,这是情有可原的。已婚女性要相夫教子、要照顾家庭,未婚女性要陪伴父母,而在朝九晚五、轻松一点的公务员岗位上这些都能实现,又有何不可?请广大网友给女性多一些包容、理解。

有的人离开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平台,有的人留下是因为对工作、对家庭的热爱,请理性看待无离职打算的公务员!(似的而是)




作者:熊静
地址:四川省江油市中坝镇锦城路253号
邮编:621700
邮箱:736504306@qq.com

电话:18281603197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