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以利于党和人民事业为工作最低标准

发布时间:2015-09-14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11日下午就践行“三严三实”进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党中央在部署这次专题教育时明确提出要以上率下,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以“三严三实”为题,就是落实这一要求的行动。中央政治局每位同志都要以身作则,为全党做好示范。(9月12日新华网)
中央领导同志带头学习践行“三严三实”,这给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带了个好头,为全党做了表率,势必将自上而下的掀起一股学习践行“三严三实”的热潮,将中央决定在全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潮阶段。“三严三实”是习总书记针对党员干部中的积弊提出来的,是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从实施至如今,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凡成效。在全党各级干部中,开始形成了以“三严三实”作为为官做人基本标准的常态。
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无疑是践行“三严三实”最佳示范,是各级党员干部应当学习的楷模,焦裕禄的“严实”作风和精神理当激励各级党员干部自律自戒、增强本领,把有限的生命奉献于无限的为党和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三严三实”是衡量各级领导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工作水平高低的尺子,是测试党员干部是否符合党章党规和人民期望的基准,是高悬在党员干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时间要戴在党员干部头上的禁锢咒,更是测验领导干部是否符合党和人民期望的好干部标准的量尺。习总书记强调,“三严三实”是领导干部天天要面对的,要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既要坚持真理,又要随时修正错误,把是否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干好工作的最低要求。
要把利于党和人民事业作为衡量工作干得好坏的最低标准。“三严三实”是约束干部的一把戒尺,旨在防止干部党性灭失、道德滑坡、作风败坏,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干部畏首畏尾、怕担责、怕出事,不敢做事。相反,是要以“严实”精神提升干部执政水平,增强务实为民能力,把“严实”精神真正转化为干部为官做人的自觉言行,做到知行合一,既要不断加强对“严实”精神的学习、理解,提升认识高度和深度,又要付诸个人实际言行的细节上、班子队伍思想作风建设上、解决群众切实问题和发展成效上。以“严实”最底要求,倒逜提升执政本领,提升解决群众困难的能力。干部就是人民公仆,为官做事自然当以服务于党和群众利益为根本,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实是最低要求,既为干部,实受党和人民重托和信任,当无愧于使命和责任,以实现党和人民利益最大化为最高追求。
 




































     作者: 伍文胥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621114
邮编: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