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不到“贫困”的头衔成就了真正的贫困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这是一份让王建红常常觉得“心里发慌”的账单。黑色和蓝色的笔迹交织,密密麻麻地记录着,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珠田乡大垅村最近几年的收支情况。从2008年起,负号开始和“扶贫项目”一道频繁出现在账单里——“修建村村通公路”7个字后面,跟着“-70万元”的字样;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起出现的,则是30余万元的欠款。(9月9日 中国青年报)
当第一眼看到此文的标题“江西村庄落选贫困村 村干部:气的想辞职”,这是什么情况?在大家都在奔小康的时代,怎么还有人想争着做贫困村,争这样一个落后的标签。
于是,在各种报道中找了一下贫困县、贫困村的介绍,发现此“贫困”并不是我所理解的贫困,而是一个头衔,拥有了“贫困村”这样一个名号,就能享受很多的优惠政策。十一五期间,中央每年投资1000亿元对镇乡通、村村通公路进行道路硬化改造,而拥有了“贫困”头衔的镇乡、村就能获得更多的资金上的支持。
因此不难看出很多地方为了贫困而贫困,为了资金与政策而贫困。现在明白很多村干部处境的困难,想要修路但是国家的资金和地方政府的资金不足,又不能增加农民的负担,修不好路村民说干部没本事,硬着头皮把路修好了,集体又欠下一大笔的债务。如何来化解这些债务,那就只有继续贫困。
窥一斑而知全豹,目前经济欠发达的镇乡农村都面临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国家的配套固然很好,但是如此民生工程带来的债务该如何化解,这样的村镇现在基本上没有更多的收入,化解此种矛盾还需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
作者:小小知了
地址:江油市建新路华丽世景2-1-3-1
电话:
18281955777
邮箱:
45696417@qq.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