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晒三公经费,“实”字当先

发布时间:2015-08-31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四川省政府网站公布了121个省级部门2014年部门决算,包括2014年“三公”经费决算。经省财政厅汇总,去年我省省本级部门,包括省级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使用财政拨款(当年财政拨款预算和以前年度结转结余资金)安排“三公”经费决算总额为4.08亿元,较上年减少2.23亿元,下降35%。(四川日报8月29日
三公经费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因公出国(境)经费、因公接待、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三部分经费的总和。2011年国务院要求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中央各部门、各地方陆续公开三公经费,过程艰难、道路曲折,部分地方、部门公开的三公经费走过场、重形式,缺斤少两、含糊不清,失去了社会群众对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的意义,没能有效的杜绝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对三公经费的挥霍。
四川省本次公布121个省级部门(单位)的2014年决算情况说明和2015年预算情况说明,公开的单位创新高,内容丰富,报表数量大、项目多、公布内容详细,将2013年、2014年决算于2015年预算进行对比,三公经费开支增减一目了然。如四川省委办公厅将2014年国内公务接待人次,共计支出经费等一并公开,细化到位。本次公开的三公经费是以四川省财政厅汇总公开,防止了单位部门少公开、不公开,公开糊涂账,体现了大账本,明细化、清晰化,看得懂、理得清、数据实。详细公开三公经费是地方政府的自信,更是对群众、纳税人的负责。其实三公经费公开就是要实、要细,就是要让社会公众看得清楚,读得明白,否者就是去了公开的意义。
公开三公经费关键就是要落在“实”处。既要公开数据真实有效,还要真心实意公开,让每笔账都有责任人,都有明确去向。既不能出现三公经费开支缺斤少两,也不能出现公开糊涂账。三公经费公开,任重而道远,群众需要的是政府如实公开,需要的是明白账;纳税人需要的是知道自己所纳税款是否被挥霍、浪费;监督部门需要的是知道每笔经费使用是否合法合规,这一切都需要经费使用单位如实的对三公经费公开。
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以“三严三实”、“四有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规范德行,又何惧三公经费如实公开。
作者:木木
 
由头网址:
http://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50829/108968.shtml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