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从此次晒决算,看以后

发布时间:2015-08-21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今天北京市121家市级部门将集体公开2014年决算信息。北京市财政局表示,公开部门由上年90家增至121家,新增31家,增加数量为历年最多。今年“三公”经费的管理措施也更为严格,年初预算编制时严格按照“零增长”的原则,暂停市级部门一般公务用车更新购置。 对于备受关注的“三公”经费,比年初预算下降16.1%,达到近年最大降幅。今年首次在2014年政府决算中增加了社会保险基金决算,首次实现了“全口径”公开,首次实现按经济分类“类”级科目反映部门财政拨款基本支出情况。(8月20日新华网报道)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820/c1001-27489627.html
据相关人员介绍,今年的决算有几个历史突破点,今年首次在2014年政府决算中增加了社会保险基金决算,首次实现了“全口径”公开,今年北京市政府决算公开将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共“四本账”。此次各部门决算还新增加了《2014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经济分类决算表》及说明,首次实现按经济分类“类”级科目反映部门财政拨款基本支出情况。对于备受关注的“三公”经费,韩杰介绍,2014年市级“三公”经费决算8.2亿元,比年初预算下降16.1%,达到近年最大降幅。其中公务接待费降幅更达到58.5%。
2014年度北京市级部门决算公开的范围大幅扩大,由上年90家增至121家,增加31家,增加数量为历年最多,扩大公开范围体现了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原则,逐步扩大预决算单位的公布范围将是今后的趋势。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市级“三公”经费决算比年初预算下降16.1%,其中公务接待费降幅达58.5%,均呈大幅下降趋势。对此施正文认为,仅从数据上看,表明预算治理“三公”经费过高显现成效,但是三公”经费并不是越少越好,政府机关要运行,公务人员也需要出国考察学习,“三公”经费过少必然影响机关正常运行和民生建设。今后要通过科学测算界定“三公”经费的标准,基于这个标准再判断“三公”经费的高低。今年“三公”经费的管理措施更为严格,北京市级部门年初预算编制严格按照“零增长”原则,暂停市级部门一般公务用车更新购置。市级部门公车需要必要的更新,暂停购置可能是以往有些单位进行了超标更新,这也暴露出公车标准滞后,因此出现“暂停”的过渡措施。“这应该是个短期性的措施”,有关学者认为应尽快建立公车购置配置标准。
从北京市今年的市级部门决算的公开,可以看出现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改进,“三公”经费的使用,公务车辆的更新等方面的制度应尽快建立健全,使以后的经费使用更加合理化。
作者:陆毛
联系电话:18683815482
                                     邮编:621100
地址:绵阳市涪城区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