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地方大员缘何多由京官“空降”?
发布时间:2015-08-19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其实,这样的人事调整从2012年11月十八大召开后就已经开始。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十八大以来有22位中央和国家机关官员赴地方任职副部及以上级别职位,大多数是副部级别平调,也有从局级向上晋升为副部级别的情况,少数官员则是从副部级别晋升为正部级别。(8月18日《中国经济周刊》)
如果仔细观察十八大以来各地方“大员”的调任情况,就可轻易发现,新任地方“大员”多是“空降兵”?既有调任自外省的,又有调任自中央部委的。但媒体的一份不完全统计,十八大以来有22位中央和国家机关官员赴地方任职副部及以上级别职位,有从局级晋升的,有从副部级晋升的,但更多是副部级平调,呈现出反腐风暴之下,新时期党的用人风向。
的确,随着党的事业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步入全面转型升级阶段,党的选拔任用干部的思路和风向也在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时期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这也充分彰显了党的锐意进取的决心和意志。如何科学选人用人,事关党的事业和国家命运,对此,必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是耐人寻味的。
其实,不唯是地方新任副部级以上职位者多由异地调入,即使是一省之内,一些任重要的厅局级职位者也多是由外市调入。似乎在有意避免本地由下到上的直线晋升,其用意似乎十分明了,避免本地人根深蒂固,形成势力,一旦腐化堕落,结成利益链条,则难以有效控制、铲除。但值得注意的是仅仅是十八大以来,就有22位赴地方任副部级及以上职务者来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这其中有何玄机?又透露着中央何种意图”释放着何种信号?
古代有钦差大臣、巡抚,由中央正派,巡视、督察地方官员施政情况,并不在地方任职。即使从中央调入地方,也被看作是下放、甚至贬官,其原因,尽管是官级升了,但毕竟与权力的核心距离太远。但民主与法治化的社会主义社会,用人不拘一格,“能上能下”当是一种常态。能上,能有为,能下,也能大展鸿图,关键是找准自己的位子,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正确执政观。
新任地方大员缘何多由京官“空降”?这或与十八大以来反腐风暴有关,一些省市成了腐败重灾区,出现系统式、塌方式腐败,从刮骨疗伤式的治腐到循序渐进的政治生态的恢复,需要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难实从本地选拔让群众信服拥戴的德才兼备的好官,从异地或中央部委调任似乎成了最佳选择。
作者: 伍文胥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
621114
邮编:
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