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安全检查不要总等到事故发生之后

发布时间:2015-08-17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按理说,我们天津港公安局消防支队第四大队的位置是距离出事地点最近的,其实就隔着一条马路。”天津港公安局一位不愿具名的民警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么说吧,就算我们走着去,也比其他消防队开车来要快。所以,先到达出事地点的应该是我们这边的消防队。”(8月15日财经网)
连日来,天津爆炸事故引发全社会关注,对于事故中伤亡的群众、消防、警察,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悲伤、同情、关心、帮助,一时之间,华夏大地沉浸在极度有悲伤氛围中。其实,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当暂且收起悲伤的眼泪,争分夺秒的抢救仍在事故现场的受伤人员,动用一切力量把救人和降低群众和国家财产损失放在第一位。
没有比救人和控制事故次生安全风险更为紧迫的事了。对此,中央高度重视,要求相关部门统一协调,全力施救,把事故伤害降到最低最轻,要全力安抚好在事故中受伤人员及伤亡者家属。在救援中,相关人士透露,事故现场在700吨氯化钠,一旦遭遇大雨,将产生巨毒,后果不堪设想,为此,中央不惜动用防化兵,为的只是让群众不再受到更多伤害,彰显不惜一切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崇高宗旨。
一份数据令人触目惊心,截止今日,事故已经造成上百人死亡,其中消防人员就达20多人。众所周知,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现代化港口之一,出现安全事故甚至安全隐患几乎都是匪夷所思的。然而,悲惨的现实警示着一切公共安全的监管部门和官员,在公共安全问题上的任何马虎大意都是在谋杀、犯罪,是不可原谅的。在事故发生后的这几天,网络上出现很多质疑、挞伐之声,要求严厉追究事故相关部门和负责官员责任,绝不姑息。
不容置疑,追责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事后追责能否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毕竟造成天津大爆炸的诱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港口管理部门和官员失职渎职。相反,在事故发生后,我们看到当地安全警察消防人员第一时间冲进事故现场,充分展现了尽忠履职的形象。但,我们也能发现,类似的大爆炸不只一次,同样的安全事故近年来在各地频频发生。公众的眼泪不是廉价的,社会的容忍和信任是有底线的,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也是会透支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安全事故已经让社会对公共安全的信心降到了冰点。
 几乎每一次安全事故发生后,官方的第一反应就是开展地毯式的安全隐患大排查,但往往是“一阵风”,一旦事故在社会中造成的伤口弥合,官方和公众对于公共安全的警惕就相应松懈,如此周而复始。笔者不禁为问,为何安全检查总要等到事故发生之后?难道各地发生的安全事故还不够多吗?只有构建科学严密的公共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置体系,才能化解公众对公共安全风险的深重忧虑。从此次天津大爆炸事故中,可以发现专业化、有充分人员、机构、经费、物质保障的安全风险应急处理队伍同样至关重要。
天津爆炸,是不能忘却的伤痛,希望悲恸能让全社会警醒,建立现代化的公共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置体系刻不容缓,坚决不能让同样的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作者: 伍文胥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621114
邮编:834875231@qq.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