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如何让“好人主义”无处遁形(原创首发)

发布时间:2015-08-14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好人”本来众心向往之,但“好人主义”却不是个好东西。这既是某些地方流行“为官不为”的重要风气来源,更是某些官场风行明潜规则的“哲学基础”。习近平同志把“治理好人主义等不良风气”作为“整治党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警醒全党“十分注意”。就在近日网上热传的总书记“十句硬话”中,就有着他对“好人主义”的一语中的—“你在消极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在党和人民面前就当不成好人,二者不可兼得”……(8月14日《新华网》)
新闻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8/14/c_128127286.htm
   
     众所周知,在一个机关一个单位里班子的团结从小处说可以影响到班子工作的进展情况,从大处说会影响到整个单位甚至所辖范围内的整体发展。因此我国的干部考核标准也越来越注重群众的评价。但正是这个原因,许多干部将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作为为官哲学,他们不讲原则,不敢批评,不敢担责,他们在消极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这就是现在官场盛行的“好人主义”。
干部的“好人主义”从另一个方面看就是为官不为,就是“庸”。我国的改革正处在深水区,要的是能干事,能干好事,敢啃硬骨头的干部,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敢拍桌子,向恶势力低头,搞小团体,搞一团和气的干部。因此”如何解决干部队伍中“好人主义”的问题,成为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要当正真的好人。我们的干部队伍需要好人,好干部应该是“己欲立而先立人,己欲达而先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好人。干部做好榜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整个班子,让班子由上至下形成一种干事创业的风气。领导干部应该行“容”道,容纳不同意见和个性,将不同的意见和个性整合,集思广益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可以行“恕”道,宽容别人的失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形成合力;领导干部要时刻清醒地认识是不是可以原谅的错误,有没有触犯党纪国法。
要有共同的战斗目标。只有加强党性教育,树立共同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共同的的战斗目标为之一起奋斗的班子才是正真能长久团结的班子,靠丧失原则、靠包庇掩饰得来的“风平浪静”永远有纸包不住火的一天。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制度永远是最标准的尺子,只有人人都遵守规则,才能才能永远公平正义。一方面要在党政机关内部守好规矩,“好人主义”的干部难免在不同的人面前做不同尺度的“好人”,那么在另外的人眼里仍然是不公平的“好人”,这反而破坏班子团结。另一方面要针对为官不为、玩忽职守的干部拿出实招,对仍一意孤行大行“好人主义”的干部惩戒到底,要让他们清醒认识到“不作为”也是错,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童名谦就是他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供稿人:王小荣
地  址: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老马乡
电  话:18728157803
邮  箱:1558199004@qq.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