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龙藏:乡政府“暂借”教学楼的行为情有可原

发布时间:2015-08-11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1998年张北地震后,香港文汇报在河北省尚义县套里庄乡捐赠建起了一座教学楼,至今它仍是乡里最好的建筑之一。在使用13年后,其所在的文汇中学因政策被撤销,该楼改头换面后变成了套里庄乡政府的办公楼。日前,文汇报工作人员回访该校时才知此事,并“深感震惊”。当地政府回应称,因政府旧办公楼早成危楼,所以暂借学校教学楼办公使用。(长江网,8月11日)
香港文汇报在1998年张北地震后捐赠的一座教学楼,由于2011年该县“撤点并校”而被荒芜,在其被使用的13年中,该教学楼可谓是为当地教育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该教学楼最终被弃荒芜,使得香港文汇报的捐赠意义未继续发挥,特别是在发现该教学楼被改换为乡政府的办公楼以后,更让许多人觉得文汇报的捐赠失去了其本来意义。
然而笔者认为,乡政府借用被撤销教学功能的教学楼用于办公,并无不妥。一是当地外出人口多,许多学生随父母外出,造成当地学校生源不足,县教育局“撤点并校”后,该教学点名存实亡,办公楼也因此被闲置荒芜;二是该教学楼为该乡最好的建筑之一,如若让其荒芜不免显得可惜,不但不能发挥其教育的功能,还丧失其存在的价值;三是当地经济较为贫瘠,而当地政府也已经向上申请资金建设新的政府大楼,资金大约为400万元,因此乡政府暂借教学楼办公是为度过新政府办公楼建设的过渡期。然而作为一个贫困地区,用如此巨资建设办公楼,不如把资金用于经济建设,而将废弃的教学楼加以利用。
香港文汇报回访人员的不解并“深感震惊”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该单位定向投资的援建项目,并未发挥投资者初期的设想价值,是难以接受。这与当地乡政府未及时与援建单位沟通交流有密切关系,如若当地政府将教学楼的实际使用情况随时与援建单位沟通交流,也许乡政府的暂借就不会引起社会如此的关注。
所以笔者认为,虽然乡政府暂借教学楼的行为有悖于援建单位的初衷,但当援建单位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后,乡政府的所作所为就显得情有可原。毕竟观念是死的,人是活的,与其荒芜还不如用于其他,这样也能发挥其存在的价值。(文/龙藏)
http://news.cjn.cn/gnxw/201508/t2689992.htm(新闻网址来源)
(作者:兰飞龙)
                    单位:四川省三台县建平镇
 联系电话:18016145305
                            邮箱:SCh_Lan@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