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人民日报声音:终身必修课如何“修”

发布时间:2015-08-10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原标题:终身必修课如何“修”(声音)

  舒晓琴

  作为信访干部,任何时候都必须以百姓之心为心,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回应群众期待,做好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

  修身是我们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贯彻“三严三实”,严以修身摆在第一位,旨在拧紧思想的“总开关”,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观念、增强实干精神。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严以修身不是一时的“培训课”,而是终身必修课。如何“修”?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三个常修、三个过硬”。

  常修为政之道,在政治定力上过得硬。古人讲:“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千百年来的兴衰治乱,关键就在于是否得民心。共产党人的为政之道,根本的就是以服务人民为要旨。领导干部严以修身,首先就要修这个“道”,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认准了这个“道”,就能够在成功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始终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党心民心,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会为世事纷繁、世象扰攘而迷茫,能够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清醒而执着地做该做的事。这就要求我们注重自觉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的改造,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问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常修为官之德,在德行操守上过得硬。做人要有人品,做官要有官德。《朱子家训》讲,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如果领导干部守不住官德底线,不仅仅是自己要倒下来,更严重的是给党的形象带来损害。领导干部德行有亏,操守不正,就难以带领人民一起干,老百姓也会投以不信任。领导干部严以修身,关键就要时时修德。这个德,首先就是对党忠诚。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惟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带头遵守党章、维护党章,带头守纪律、讲规矩,决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常修为官之德,还要善于以党内大公无私、高风亮节的先进人物为标杆,见贤思齐,真正把自己摆进去,以更高的标准来检验和提升个人修为。同时,以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为警示,慎独、慎初、慎微、慎交友,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

  常修为事之功,在知行合一上过得硬。严以修身决不能坐而论道,必须以知促行、以行践知,推动认识深化、行动自觉,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信访工作直接面对百姓诉求,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作为信访干部,任何时候都必须以百姓之心为心,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回应群众期待,做好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以法治引领信访工作制度改革,需要保持改革韧劲,坚持法治导向,破解制约信访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难题;需要强化担当意识,化解矛盾纠纷敢担当、做好群众工作敢负责,切实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近日在局党组“三严三实”第一专题学习研讨时说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