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民生:环卫改革 不再各扫门前叶

发布时间:2015-08-05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目前城市保洁“九龙治水”:路面归城管、绿地归园林、河道归水务

环卫改革 不再各扫门前叶(民生调查)

 

本报记者 陆娅楠

2015年08月05日04: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核心阅读

同一条路上,叶子落到路面归城管,落到绿地归园林,落进河道归水务,各自为政的状况咋改变?将环卫工作推向市场,导致有些政府部门“甩包袱”、市场准入靠“裙带关系”,应该咋治理?老旧小区环境卫生无人问津,沦为城市乱扔垃圾之地,又该咋解决?

2014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环卫压力骤增。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城市垃圾年清运量从1979年的2508万吨增至2014年的近1.79亿吨,25年间数字变7倍。如果把城市每年产生的垃圾堆在一起,可以堆出500多座百层高楼。破解如此大的环卫压力,改革势在必行。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城市环卫保洁工作现场会上,住建部部长陈政高表示,将启动“清洁城市环境”活动,创建美好家园,到“十三五”末,城市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要彻底解决。为此,将整合环卫保洁职能,解决部门交叉、推诿扯皮的问题,完善城市环境卫生标准和考核指标体系,推进环卫作业的市场化改革。

保洁责任要统一

破解推诿和扯皮,一把扫帚扫到底

不少城市环境卫生始终面临“保而不洁”的尴尬,究其原因,部门交叉管理是条“拦路虎”。

目前,城市保洁工作“多头管理”,按照作业区域,分别由城管、园林、市政、水务等部门共同负责。在同一条道路上,落叶落到路面,归城管局清扫;落到绿地,归园林部门清理;落到河道水面上,归水务部门清理;落入下水道,归市政部门清理。

“虽然这一管理模式基本覆盖了城区保洁范围,但在实际执行中问题多多。”山东济南市历下区副区长刘科分析,目前的城市保洁责任体系存在三大弊病,一是作业相互影响。环卫污水冲入花坛,园林维护植被时将泥土带到路面,市政清掏雨水井时又会导致淤泥污染路面。二是作业时间不一致。环卫保洁在早高峰之前完成,其他相关部门都为上班后进行保洁作业,造成了同一时间段内,各部门负责的区域洁净程度不一。三是作业标准不统一。各部门各自为战,无论是污物垃圾的滞留时间,还是量化考核细则都不相同,不仅容易造成交叉污染,还会形成保洁盲点。

为了提高效率,济南历下区明确城管局为保洁作业和管理的主体,将各部门的相关资金统一归属城管部门,把多头管理变成统一管理、综合养护,形成以路网为核心、一个部门负责、一把“扫帚”扫到底的管理模式。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介绍,“十三五”期间,完善城市环卫体制机制也是重头戏,其中,整合环卫保洁职能,实现综合保洁一体化,解决部门交叉、推诿扯皮的问题是重要目标。

此外,还将完善城市环境卫生标准和考核指标体系,实现精细化管理,特别是变“大扫把”为“机械化”,提高机械化作业的覆盖率。宁夏中卫先后投入2200余万元,购置了道路洗扫车、清扫车辆30辆,机扫率达73.5%。从资金投入情况来看,每台车相当于22个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每年减少人工投入720万元,而机械运转费用760万元,保洁成本并没有增加多少,但清洁效果可以达到“以克论净”,即城市道路每平方米浮尘含量不超过5克,且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市场改革“无震荡”

防止政府甩包袱,保障财政投入有效果

近几年,为了提高资金效率与作业质量,不少城市将环卫工作推向市场,然而,这其中也出现了政府部门“甩包袱”、市场准入“裙带关系”泛滥等情况,导致财政投入增加不少,但城市保洁却没保障,更出现了“环卫工作是否适宜市场化改革”的争议。

环卫作业由事业运行改为市场化运营会否导致成本大涨?大连算了一笔账,以2011年为例,市场招标价格3.36亿元,包含的管理费、利润和税金为20%,实际成本2.69亿元,与事业运行成本2.14亿元相差5500万元,但人员工资每人增加500元,增资4000万元,实际增长仅为1500万元。同时,保洁作业面积增加了76%,保洁时间也由过去的不足12小时延长至每天16至20小时。

据陆克华介绍,“十三五”将推进环卫作业的市场化改革,培育大型骨干的环卫企业,实现前后端环卫作业一条龙和连锁经营,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可见,市场化改革是城市环卫服务的大趋势。

“市场化改革实际上是让政府花同样的钱办更多更好的事情,良好的环境和稳定的政策是市场化成功的关键。”广西升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覃俊玮说,环卫改革成功,一靠稳定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二靠统一透明的市场监管机制。

以柳州为例,“以量计价、差异收费”的核算机制,避免了企业通过偷工减料弥补成本上升;“与最低工资、CPI挂钩,有奖有罚”的调价机制,符合市场规律,也增强了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市场化改革并不意味着减轻政府部门的工作量。大连市副市长张亚东认为,环卫市场化改革,政府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责任和压力会更大。“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实现‘无震荡’改革,2011年改革启动时我们就非常谨慎,今年重新招标又对监管协议做了大幅度改动,增加了资产管理与维护、退出机制、项目移交、人员安置等条款。工作量一点没减。”

老旧小区有人管

算清账本、重组服务闯新路

近十年来,不少城市面临“垃圾藏城”的尴尬:一边是高新区、CBD高楼林立、园林错落、街道宽敞洁净,一边是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老旧失管小区、背街小巷路面坑洼不平,污水横流,垃圾乱扔却无人问津。

以老工业城市河北邢台为例,市区建成住宅小区中有300多个没有物业管理,与70多个城中村、700多个厂矿企业家属楼、棚户区,共占据市内居住面积的79%。这些区域属于非公共区域,长期没有征收物业费、保洁费,结果是“没人管”“没钱管”,垃圾清理、街道清扫全靠突击、批示、上访。

邢台市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调研,政府没有“大包大揽”,而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成立邢台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确立公益为主、保本经营的原则,构建了公司化运营的便民服务机制。

让从不交保洁费的老旧小区住户掏钱买服务,最重要的是“明算账、算明账”。邢台市当时有8万多户居民的环境卫生无人管理。按照户均日产生活垃圾1.5公斤计算,每天要产生120多吨垃圾,仅清理垃圾一项就需要300多人。根据全省最低工资标准计算,要清理这些垃圾,每月需资金约20万元,平均到每户就是2.5元/月,仅为当时邢台市低保平均标准214元/月的1.17%。

账目清楚,服务项目也得贴合市场需求。该负责人说,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走访入户,不仅讲解收费政策、收费项目,承诺“先清理后收费,质量不高不收费”,还按照居民要求“重组”服务项目。“除了全天巡回保洁,我们还增加了管道疏通、粪便清掏、保洁服务等包年定制收费服务项目,并按照居民需求增加室内保洁、家政服务等个性化服务。如今,环卫服务已经覆盖了全部老旧小区。”

“十三五”城市环卫工作要进行重点区域的整治。首当其冲就是整治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老旧失管小区、背街小巷等居住区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邢台模式”满足了群众的多层次需求,形成了有别于环卫公共服务、物业管理服务以及居民自治管理的环卫服务模式,为各地解决城市“边缘”区域的“脏乱差”提供了经验。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