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能上能下”开启“源头活水”当成干部管理新常态

发布时间:2015-08-03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其中将“裸官”列为“干部能下”的重要渠道之一,明确提出“裸官”系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十大情形之一,应采取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免职、降职等方式,予以调整。(来源日新京报)
新时期,从严治党、从严治吏被党提升至新的高度,这基于新的情势下,党所面临的新挑战、新任务。从“四个全面”战略的推进实施,到中国梦的逐步实现,每个伟大目标,每个细小进步,无不需要党的执政干部作为核心引领全国各族人民战斗在各方面事业发展的第一线,迎风破浪、扬帆远航,既要当好舵手,把准方向、力度,面对风浪沉着应对、处变不惊,又要当好水手,配合好中央领导集体,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执行中央决策部署,贯彻中央意志,实现中央意图。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干部执政队伍。而打成这样一支德才兼备、听党指挥、敢闯敢拼、呼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执政队伍,必须构建和遵循一套严密科学的干部管理制度,而《规定》是最佳选择。
《规定》着眼于新时期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根本要求,将“能上能下”作为今后党管理干部、选拔任用领导的核心原则,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着力于激活干部管理“一池春水”,激发各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真正提升政府行政效能。《规定》从顶层设计出发,明确“能上能下”机制,从依据标准、认定程序、组织方式、评议形式、监督机制一一细化规定,确保让“能上能下”过程公开公正,接受广泛监督,给德才兼备者谋位,让庸者劣者被末位淘汰。“能上能下”机制的构建与运行,将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干预,更多由干部“德能勤绩廉”量化考核和群众评议机制说了算。
“能上能下”当成干部管理新常态。什么人能上会么人能下折射了新时期党选人用人方向和风气,倒逼各级党员干部自觉转变自身作风习惯,提升自身修养素质,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面对新时期从严治吏的严峻形势,“能上能下”有必要成为新常态,促进科学育人选人用人机制,为党选拔锤炼一支政治上可靠、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执政队伍。
“能上庸下劣汰”折射科学用人观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其中将“裸官”列为“干部能下”的重要渠道之一,明确提出“裸官”系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十大情形之一,应采取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免职、降职等方式,予以调整。(来源新京报)
   《规定》被视为十八大来关于一切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系列规定、条例、举措的集大成者,是新时期党对于干部管理制度创新的标志性文件,对于构建科学育人选人用人的干部人才机制制度是一伟大尝试和实践。在《规定》中,明确了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对于哪些人何种情形该“上”该“下”作出了细化明确的规定,将成为今后干部选任管理的重要遵循。《规定》所明确的“能上能下”,即是“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折射的是一种科学的用人观,在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大背景下势必成为党选人用人的新常态。
长期以来,“能上能下”浮于表面,停留在纸面上,“能上”虽然表面上热闹,似乎万人争抢,越往上晋升,却越难。但一些机构、一些部门却往往凭领导一句话或“关系”或“好处”超编超配干部,导致一些“肥差”、敏感的关键岗位人员臃肿。但与此同时,对于绝大部分的基层公务员来说,小小一步的晋升也难于上青天,形成公开、公平、自由竞争的“能上”机制显然仍是一个遥远的梦。直到最近公务员工资福利改革,拟建立实施职级并行制度,让基层公务员不升官也能享受领导待遇,总算为绝大部分埋头干实事却无晋升机会的公务员打开了一扇天窗。
“能上能下”机制最大的难点在于“能下”。尽管“能下”机制是存在的,甚至是健全的,但实施起来,又有几个“能下”?“能下”之所以难于上青天,究其根源,实是让既得利益者向自己“开炮”,其难度可想而知。“难下”难,上“能上”的通道被庸官劣官堵塞,导致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尸位素餐,不但影响行政机制正常运转,更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负面影响极大。
“能上庸下劣汰”折射的是科学的用人观,遵循是的自然的优胜劣汰法则,必然激活干部管理“一池春水”,扬起干部选拔任用新风气。然而确保“能上庸下劣汰”机制运用于实践,必须强力执行,完善监督,落实干部管理部门和主要领导主体责任,着重构建这一新的选人用人科学体系,为干部干事创业成长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能上能下”开启“源头活水”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其中将“裸官”列为“干部能下”的重要渠道之一,明确提出“裸官”系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十大情形之一,应采取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免职、降职等方式,予以调整。(来源于新京报)
“为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充满哲理的诗对于如今的干部管理机制制度的创新显得格外应景,对于党的育人选人用人制度来说,也必须破旧立新,开启思路,创新方式,寻找新的举措,为干部管理的“一池春水”觅得“源头”引来“活水”,
《规定》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干部管理的系列规定制度机制,纳其核要,汲其精华,集成创新,折射出新的干部管理制度创新光芒,是新时期党从从严治吏,提升党治国理政水平出发开创的一套全新干部管理制度。其突出的核心即是“能上能下”,从干部管理的两个截然相反的方面寻找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干部选任淘汰的关键问题,如何科学有序的晋升?如何合理及时的淘汰?如何保证整个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力力、革命性、战斗力、凝聚力?从党的奋斗历程中寻找经验,从古今中外一切治国理政的文明中寻找经验,从面临的治国理政的新形势新挑战新问题反思反省。
为什么说“能上能下”为干部管理开启了“源头活水”?这并不是说过去党的干部管理制度是“一池死水”,只是清风难闻、春水难见,不论是“能上”还是“能下”都多因人为干预,让正常的干部管理机制丧失基本功能。长期以来,“能上”通道对于绝大部分基层公务员几乎是紧闭的,即或有,也是万人争抢过“独木桥”,一人得过。正常的晋升本就艰难,加上一些腐败官员操控人事权力,导致买官卖官盛行,一些官员为培植自己的势力,有意纵容、支持一些重要岗位超编超配,庸者劣者充斥其中,导致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现象滋生,真正埋头干事的得不到应有待遇,尸位素餐者却能平步青云,“能上”机制几近扭曲。更让人担忧的是“能下”通道的堵塞,一些庸官劣官长期占据重要岗位,却发挥不了应有作用,行政效能产生不出来,受损害的自然是群众。“能下”并不只是针对正常的“下”,如退休、因年龄、疾病、伤残离退职、因不胜任现任岗位而调岗等,主要是针对那些违纪违法、庸官、劣官,把这些官员踢“下”去,让能者居其位,这在《规定》中被明确为今后干部管理的新常态。
“能上能下”是一套严密科学的干部管理制度,是引来干部管理“一池春水”的活开关,但再完善的制度两样存在缺陷,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作出修正,尤需加强对干部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的监督,确保干部管理制度的民主、公开、公正、科学、先进、有效。
 
 
 
  作者: 伍文胥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621114
邮编: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