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能上能下”是干部务实创业的指挥棒

发布时间:2015-08-03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7月29日  人民网)
一直以来,由于缺乏制度性安排,干部往往是“能上不能下”。要不就是“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然而,随着这一《规定》的出台,即从法规制度层面上明确下的标准、规范下的方式、疏通下的渠道,不仅弥补了人事制度管理“能上不能下”这块短板。同时,《规定》中五条问责标准,十条调岗标准,扩大了问责范围,明确调岗情形和程序,从而打破了干部手上的“铁饭碗”,撬动了干部“庸懒散”的末梢神经。
显然,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干部队伍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干部创业,勇于担当的重要保障。通过该规定的实施,从而着重解决了官员“不能下”这个问题,特别是给那些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自律、工作上不严不实的干部拧紧了发条,敲响了警钟。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有为者有位,让无为者无位,倒逼干部奋发有为。也就是说,《规定》从顶层设计出发,对规范干部升降进出做出细致规定,通过录用、考核、激励、奖惩、问责等一整套制度安排,就是要使政治上守规矩、用权上干净、工作上有为、作风上实在成为清晰的干部任用标准,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从根本上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
总之,干部能上能下,才能确保干部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激发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让优秀干部“上得去”、无作为的干部“下得来”,真正优化干部队伍,提高干部素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
无规矩不成方圆。再好的制度只有落地生花,方能显示它的实效性。我们期待“能上能下”这根指挥棒能否发挥作用,实现常态化,否则,再好的制度不落实也仅只是一纸空文罢了。(文/雨子墨)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