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孙煜:干部造假骗官横行8年的根源值得反思

发布时间:2015-07-2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8年时间,8个岗位,横跨两省5地,且多个岗位任职不满一年,一名副科级乡镇干部就变身为正处级团市委书记,还戴上了省政协委员的光环。因涉嫌违纪,江西省政协日前作出决定,撤销原鹰潭团市委书记徐楷江西省政协委员资格。经调查核实,徐楷涉嫌年龄造假、入团志愿书造假、违规任用等问题。(2014年11月6日  新浪网)
近些年来,党员干部在年龄、档案方面造假事件频发,在很大程度上使干部的形象遭到了严重的损毁。而这次江西省鹰潭的这位团市委书记更是将造假行为演绎的炉火纯青。年龄造假、入团志愿书造假、违规任用等问题缠身,但他却在过去8年的时间里如鱼得水,仕途上一帆风顺。如此多的审核程序,却丝毫没有查出破绽,这背后的问题,值得相关部门进行反思。
一个干部档案造假暴露的问题却不少。首先是当事干部的思想素质有问题,不讲实际本事而整天想着造假,这样的想法性质极其恶劣。同时一些领导为干部造假提供条件,助纣为虐,滥用公权力。最后相应单位的档案管理存在漏洞,如果单位人员能完全按照制度来行事,又何来如此多的投机取巧之人。
同时,这也凸显出当前选人用人机制上的诸多缺陷。制度在选人用人的程序上形同虚设,对晋升官员的考核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用人太随意,只要领导看好了某一位年轻干部想要提拔,不管当事人身上是否有问题,还是不符合法定程序,这些都不会成为这些年轻干部晋升的阻力。8年的时间里,只要任何一个考核环节严格一点,动点真格,都完全可能及早发现这位干部的造假问题。但是,事实却总是让人不尽如意。
因此,一方面必须在干部档案管理方面进一步规范,尽可能避免弄虚作假行为;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打击力度,敢于动真格,对那些造假干部绝不姑息纵容,保持零容忍。对于干部造假现象,不仅要对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还要进一步把领导干部的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真正让制度来发挥约束效应,同时加强对任免干部档案的鉴别,发现问题从重处罚,动真格来杜绝类似现象的发生。
 
    作者:孙煜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14-11-06/054031101693.shtml
    电话:15308300506
    地址:四川绵阳市涪城区
    邮编:621000
    邮箱:584616656@qq.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