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及时有效应对涉组涉干网络舆情

发布时间:2015-07-27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及时有效应对涉组涉干网络舆情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一个重要载体,而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随着电脑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于在网络上获取信息,发表意见。
  就现在看来,网络舆论由于其隐蔽性、虚拟性等特点,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影响网民的判断,并由此造成对政府无中生有的指责或者是对他人的人身攻击。但是由于网络各类信息的时效性,传播的广泛性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们发现发掘出一些有用的信息。例如利用网络传播广泛的特点,利用网络通缉抓获逃犯,网络宣传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等工作就取得了长足进展。
  目前我国网络舆情的热点话题包括如下几点:个别政府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涉及司法系统法制建设的问题;涉及部分政府部门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城管队伍等问题;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衣食住行等系列民生问题;涉及社会收入分配等;涉及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民族自豪感;重要或敏感国家地区的突发性事件。不难看出,涉组涉干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在善加分析的基础上,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合理地利用网络舆情反应的信息,一方面可以打击部分违法犯罪行为,另外一方面,对我们的涉组涉干工作是一种监督,把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有利于涉组涉干工作更加地公开公正公平。因此要合理合法地利用和分析网络舆情监测,也必将有利于我们社会和谐稳定。
  为及时有效应对涉组涉干网络舆情,采取“三项措施”提升舆情监测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为组织工作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
  一是加强舆情监测信息的收集。安排专人了解并掌握涉组涉干的舆情,并及时进行收集、整理、登记,确保舆情报送迅速准确,并指派专人定期浏览国内、省内主流网站和静乐县网站,了解掌握网民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建立舆情监测应急反应制度。指定专人每天至少2次对相关网站、论坛、贴吧和博客进行浏览和搜索,并对有关涉组涉干方面的重要舆情及时做好监测记录,在认真分析、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正面处理答复工作,防止负面舆情和有害信息的扩散。
  三是加强舆情监测的正面引导。积极开展涉组涉干网络舆情的正面引导,发表有关组织工作方面的各项原创帖,及时对热贴进行跟帖,加强对涉组涉干舆情的正面引导;同时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舆论对组织工作和组织部门的情况反映,进一步增强涉组涉干舆情监测工作主动性和预见性。
   
                                                        作者:许谨谦
                                                        单位:四川省三台县新生镇人民政府
                                                        邮编:621114
                                                        电话:15881638767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