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9日,湖北改革智库第二次会议在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四楼会议室召开。各改革智库负责人、改革智库联络员等约30人参加了会议。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主任赵凌云同志、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副主任郑军同志、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副主任陈志勇同志等省改革办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湖北省委政研室(改革办)副主任郑军主持,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主任赵凌云同志和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副主任陈志勇同志讲话。
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副主任陈志勇同志首先对2014年智库工作总结,2014年各改革智库组织结构健全、各项保障到位、运行机制有效、智库成果丰硕。他指出由于各智库与政研室合作不够,需要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少数提交成果粗枝大叶,需要进一步提高质量。
随后,各改革智库负责人主要就2014年至今智库运行情况、智库研究成果作出汇报,并就2015下半年智库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建议集中表现为加强政府职能部门联系、加大改革办支持力度、拓展智库交流平台及创新高校成果评估机制等。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主任赵凌云同志讲话指出,一年来,各智库所属单位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全省智库格局基本形成。各智库的深化改革工作的领导体系、项目体系与督办体系都有亮点,对十大智库表示感谢。对2015年下半年智库研究的工作重点需要把握四个方面:一是把握改革的阶段性特征,提升改革研究的站位。需要从制度的视角、体系的视角、整体的视角、革命的视角来把握研究改革的方向,防止改革中出现新的碎片化。二是把握改革的推进特点,提升改革研究的焦点。需要注意地方改革空间很小,尤其是静态空间很小,但动态空间很大。需要找准研究的重点,把握研究改革问题的导向,形成问题链——改革链——制度链的研究思路。湖北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问题集中表现为碎片化和部门化,具体特征反映为市场化程度低、开放不够、扶贫任务艰巨等。三是把握改革的区域化,提升改革研究的深度。湖北深化改革过程中有湖北的问题、有湖北的特色、有湖北的创新、有湖北的方案。四是加强沟通联系,提升改革研究的精度。
赵凌云同志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研究院2015年重点研究方向“湖北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建设研究”作出重要指示,湖北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建设研究的最大亮点为湖北省科技体制改革。目前存在主要问题仍是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不明显。如果把科技成果看作为供给端,那么需求端仍旧不理想。对于该课题的设计需要从“全链条”来把握。学习并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