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政府晒账本 “规范、全面、真实”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5-07-21      来源: 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从7月17日下午开始,中央部门开始集中公布2014年部门决算,这是继2011年起,中央部门第五次公布上年度部门决算。截至7月18日中午,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官方网站公布2014年部门决算的中央部门已近百家。(新华网 7月20日)
从这次中央部门公布的2014年度部门决算来看:公布的内容是越来越多,公开表格从6张增加到8张,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办公费、会议费等支出首次亮相,特别是备受关注的中央部门工资福利支出今年首次亮相,值得肯定。政府晒账,目的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要让公众才能真正看清楚政府的钱是怎么花的。笔者认为,要让政府账本“看得见”“看得懂”,同时发挥其作用,“规范、全面、真实”是关键。
要做到规范公开。全国各级单位众多,要做到规范公开,不仅格式要统一,内容要更加细化、具体,解释说明也须更加详细。可以由国务院或全国人大主持制定预算公开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明确各级各部门每年预算公开的时间、格式(即部门预算中必须公开哪些内容)、等级(在类、款、项、目四个预算等级中,哪些项目必须公开到哪个等级),并制定相应问责措施和罚则。通过一个权威的“国标”,各级的预算公开就有了明确的规范和指针,既可以避免有关部门“找不着门道”,也可以避免不同部门“各跑各的道,各唱各的调”。
要做到全面公开。预算公开内容要全面,就要避免“避重就轻”、“外行看热闹”的情况。要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强化预算约束力,提升预算透明度,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要完善预算公开的载体,加强信息化建设。对财政门户网站进行升级改造,在醒目位置单独设置财政信息公开专栏,专门用于集中公开有关财政信息,便于社会公众查询。
要做到内容真实。李克强总理说过: “预算不仅要全面公开,还要经得起人民的质询,回答得了群众的疑问。对预决算公开过程中社会关切的问题,要规范整改、完善制度。”预算内容的真实有效,一方面要强化预算约束,政府收支必须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不能搞“账外账”;另一方面要强化预算公开。除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均应公开本部门预决算。
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当前政府自我革新的新常态下,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切实做好“晒账本”的工作,让“权利”和“钱利”在阳光下运行,还百姓的知情权,也是对干部另一层保护。(文/文元)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