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干部选任如何才能走出人情“怪圈”

发布时间:2015-07-18      来源: 理论网    点击: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因此,我党历来高度重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干部选任必须严格程序、规范操作,不得打招呼、讲人情、搭天线。但是,有些地方,总有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干部被特别安排、特殊照顾,而一些平时默默无闻、埋头工作、不事张扬、不善钻营的同志则长期受到冷落;有些热门单位、热点部门班子成员被塞得满满的,而有些单位领导班子配备不足但长期得不到充实,严重影响了地方事业的科学发展和部门工作的正常开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尤其需要讲规矩、讲规则、讲规范,一切按规矩办事、依法律行事,绝不能任由人情泛滥、关系盛行,更不能被权力绑架、让特权架空,戴着“脚镣”跳舞。

  俗话说,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但是,干部什么时候该搬,哪些干部该搬,该搬到什么位置,能发挥什么作用,等等这些问题,必须认真思考,并切实加以妥善解决。然而,一些地方,不管岗位是否需要,也不论干部是否符合,只要“有关领导”有提议,便动干部,将常态化的干部调整当成了“临时动议”甚至“突击提拔”,至于推荐、测评、考察、评定等这些程序,则会被简单化甚至虚无化。而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也便会在“组织关怀”下“平稳”就职。

  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往来,也常常被认为是人之常情。但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绝不能也不允许被“人情”缠绕。各级各地党委政府,特别是组织人事部门,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并采取有力措施,走出人情“怪圈”。

  公开公示广泛监督。“人情”背后,往往隐藏着权力寻租、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权力犯罪行为。而权力之所以会被异化、被利用、被滥用,说到底,还是缺乏监督、缺少阳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健全干部考察预告、任前公示、重大事项报告、财产公示等公示公告制度,利用各种监督工具和方式,使干部选任的权力运行在阳光下、规范在监督里,其中特别要发挥好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等体制外的监督作用,要将评判的标尺交给群众,而不是掌控在某些人乃至个别人手里,从而不断提高干部工作的社会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

  固化程序刚化制度。制度管根本,更管长远。干部工作尤其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着严格的程序、规范的制度,而有关程序和制度,不代表有了就一定能落到实处,必须将程序固化、制度刚化,最大限度地削减和取消自由裁量权,才能使程序和制度走出纸面、落地生根。组织人事部门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干部基本信息库和岗位需求信息库,并科学设定人岗相宜的关联指数;要建立健全科学全面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并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作为重要参考,对于一些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不廉行为,要敢于从程序上说“不”、从制度上叫“停”,不形成“破窗效应”,不让制度成稻草人当“摆设”,发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作用,从而减少“人情”的渗透和“怪圈”的形成。

  强化责任严肃问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党政官员特别是组织部门、组工干部肩负的神圣职责,务必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对于初始提名、组织考察、决定任用等各个环节都要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对于因执行纪律不严、落实制度不力、不讲规矩、不按程序而导致用人不正之风形成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且要实行倒查追责,使讲人情者没有市场、送人情者没有好下场,净化干部选任环境和政治生态。要定期开展巡视巡查工作,对于巡视巡查中发现的有关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出现的问题,要坚决做到发现一起、调查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决不手软,从而倒逼干部守纪律、讲规矩、拒人情,实现干部的合理调配、科学使用。

  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只有将人民群众当亲人,才能在各项工作特别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替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反之,如果心里装不下人民,各种人情关系、潜规则等便会占领头脑,各种不正之风也便会滋生和蔓延,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钻营者得利,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干部选任能不能走出人情“怪圈”,关键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有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和躬身践行。得民心者,得天下。干部选任讲人情,势必就会失去民心,其后果不堪设想。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引起深刻警醒。干部选任走出人情“怪圈”,才能走进百姓心坎。

(文章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