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惠民要有“效果意识”(今日谈·“实起来”难在哪)

发布时间:2015-07-17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惠民要有“效果意识”(今日谈·“实起来”难在哪)

 

李和平

2015年07月17日03: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为展示“生态茶乡”魅力,某地在山坡茶园里为茶农无偿安装杀虫灯,意在一举两得,让茶园成为夜间新景观。然而,灯装好后管护不到位,日晒雨淋,大部分没了光亮,剩下的几盏反而成了“招虫灯”。茶农干脆剪断了电线,一项惠民之举就此夭折。

  环顾四周,一年更新不了几次的阅报栏,缺胳膊少腿的公共健身器材,常年办展览、搞活动却很少出借图书的图书馆……当初设立时,应该说都是为了便民利民。好不好,看疗效。惠民之举,增强“效果意识”是关键。不管出发点多好,如果最终不能让群众获益,浪费了财物不说,还可能给群众添堵。

  怎样才能让惠民政策产生惠民效果?首先是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决策,然后管护制度、后续保障也要跟上,否则好东西变摆设,好想法也就打了水漂。

  (“‘实起来’难在哪”征文邮箱:rmrbjrt@163.com,或传真至:010—65368684)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17日 01 版)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