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新华时评:深化改革不能“光伸手不动手”

发布时间:2015-07-16      来源: 新华网    点击:

 新华网石家庄7月15日电(记者朱峰)改革进入深水区,阻力增加,难度增大,任务越来越艰巨。实际工作中,却仍有个别地方、个别部门抱着“等靠要”的思维,一味喊困难,片面强调阻碍发展的客观因素,无视自身不足的主观因素,只想着向中央要优惠扶持政策,自己不肯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光伸手不动手”,不但造成工作上的被动,也严重阻碍了改革在基层的推进。

  例如,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反映建设用地短缺,导致一些投资项目迟迟不能开工,建议中央完善占补平衡、占优补优的土地利用政策。虽然这些建议有一定价值,但不容否认的是,地方在盘活存量上下的功夫远远不够足。根据审计数据,有的省份上千公顷建设用地处于闲置状态,一方面喊地不够用,一方面有地不用,这种现象值得反思。

  再有,有些工业结构占比较高的省份,最近两年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一些地方的干部仍固守旧思维,片面强调本地国企包袱太重、传统行业人员再就业难等老问题,缺乏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只希望中央利好政策更多向本地倾斜、补助资金更多向本地倾斜。在这些“光伸手不动手”的地方,主动出台的改革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少之又少。

  深化改革任务艰巨,地方领导要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唯GDP不是不要GDP,反对只讲速度不讲效益不讲环境保护,但不是不要速度。如果速度滑出合理区间,全局就会出问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是停下来“检修”,而是在发展中调整,既要保持定力,坚定调结构转方式,又要保持合理安全的速度。

  实践证明,也有许多地方迎难而上,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先动手”使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升级的良好态势。有的地方在一些重大规划、重大项目上,保持竞进状态,因地制宜提前谋划、提前准备、提前动手干;有的地方采取压茬式工作法,不等不靠,先行一步,深化改革再加码。事实证明,这些积极主动作为的地方,改革落实效果更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做足应对困难的准备,树立夺取胜利的信心,以奋发昂扬的姿态推进深化改革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才能抓住机遇期,真正把深化改革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