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五个结合”为全面精准扶贫“掌舵”

发布时间:2015-07-14      来源: 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五个结合”为全面精准扶贫“掌舵”
全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分析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形势任务,对新阶段我省扶贫开发攻坚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四川日报,7月9日
近日中共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大会如期召开,大会审议通过的这份《决定》被媒体解读为对全省全面扶贫攻坚的总动员。众所周知,中央提出要在“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意味着要在全国同步实现全面脱贫目标。作为全国扶贫任务最为繁重的西部人口大省,庞大的扶贫人口数字压得全省各级扶贫工作者喘不过气来,如何如期实现扶贫攻坚任务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
全面建成小康,亟需全面彻底脱贫,全面脱贫亟需发力在精准二字。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扶贫攻坚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尤需注重“五个有机结合”,为全面精准扶贫“掌舵”。
在目标任务上,必须注重脱贫致富与全面小康有机结合,确保同向同步达标。实际上这关系到一个时间节点,2020年,这个期限是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重承诺,已经定死,不能更改,不管各地方面临的扶贫形势有多严峻,只有吃紧牙关硬着头皮往前冲,再难啃的“硬骨头”也要啃下来。同向同步,是另一亟需注重的关键字,扶贫扶的是发展相对滞后的人群,全力扶贫攻坚就是把贫困人口首先洗贫致富,确保不影响全面小康的整体推进、实现。
在总体思路上,必须注重加快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联动攻坚。以往扶贫,是扶后再贫,难以彻底扶贫、扶贫彻底,关键在于没把厘清扶贫思路,是扶一时之贫还是扶永久之贫?把加快发展与扶贫开放有机结合,就是以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社会保障提升、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贫困地区整体发展的基础。扶贫开发不能与地区发展脱离,只有紧密结合,才能避免扶贫后再返贫。
在实现路径上,必须注重精准扶贫与区域开发有机结合,走出双轮驱动路子。精准扶贫既需点对点的精致扶贫,又需与地区整体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将扶贫地区的发展纳入到周边区域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循环体系当中,彻底解决贫困地区发展滞后、孤立等先天性问题。在区域投资开发的规划当中,更需从顶层设计出发,将扶贫地区纳入重点范围甚至整体规划投资的核心,以循环产业经济发展带动扶贫脱贫。
在着力重点上,必须注重夯实基础与提升能力有机结合,根本改变贫困面貌。就是从根子上解决扶贫后重新致贫的问题,实现授人予渔,在解决贫困群众基本贫困问题后,着重强化贫困人群自我发展的能力,如职业技能培训、产业投资引入、将贫困地区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有机利用起来,培育起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
在推进方式上,必须注重政府主导与社会动员有机结合,切实增强整体合力。扶贫之艰,以政府之力虽有余,但时间紧迫、形势严峻,而且扶贫点分散、具体情况错综复杂,亟需动员全社会力量的充分参与,也能激发出更多更有效的精准扶贫模式,实现扶贫的精准、高效、全面。而且社会力量扶贫,更具有可持续性、针对性、经济性、高效性,将最大程度增强扶贫的整体合力,极大促进扶贫进程。
 
 
 
 














     作者: 伍文胥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621114
邮编: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