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公务员聘任制,“开源”更需“疏流”

发布时间:2015-07-09      来源: 感谢盈盈越越投稿    点击:

 
公务员聘任制,“开源”更需“疏流”
 
目前,我国有多个省份先后试点了公务员聘任制。贵州省广招急需的人才,因岗设题,量化考察,客观公正评价。聘用制改革试点为提升公务员队伍活力、提升行政效能带来了新的思路。(人民网)
如果说养老并轨见证了改革的勇气,那么公务员聘任制的亮相、试点,更是治理公务员队伍庸、懒问题的“抽薪计”当反腐已成常态,治庸渐成平常,改革的最终目的,也只是为了逐步适应人民群众对公务员队伍日渐升高的要求。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理当如是。
聘任制开了人才流入的“源头”,“鲶鱼人才”搅动了一池春水,带来了激励效应。但聘任制尚在试行中,对一些地方政府来说,既有公务员队伍的人才“流出”其实存在着一些阻碍。一些地方政府出台“土政策”,限制新录用公务员五年内不准考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自然流动,人为干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诚然,为了稳定基层队伍、节约行政资源,人才任用上做出必要调整也在情理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也明确规定了新录用公务员应在机关工作满五年,但通观我国公务员管理法规的演变史及该条法规制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规范新录用人员的任职定级,并非限制其考调。地方出台的人才是否有矫枉过正之嫌?值得商榷。
另外,从长远来看,要想真正吸引、留住人才,应该更多的在搭建平台、创造年轻人实现价值的途径、多多给予青年人关怀鼓励上着手,而不是“一刀切”地卡住上升渠道。这样只会招来怨气和不满,招不来踏实奋进的公务员队伍,不能激发人才潜能、提升效率,更加成了“庸、懒”问题的一大诱因,究竟是节约了行政资源、还是浪费了招来的人才,我们真的需要细细思量。
公务员聘任制,开了引进人才队伍“活水”,但为保“渠水”清澈,更需“疏流”。善用人者必使有材者竭其力,有识者竭其力,有识者竭其谋。反腐治庸不该只在思想教育上动脑筋,当在破除痼疾、打通人才流动渠道、激发队伍活力上入手,多做做类似“聘任制”这样的尝试。(文/盈盈越越)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