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档案造假“毒瘤” 确保干部选拔公平
发布时间:2015-07-08 来源: 感谢东篱投稿 点击:
次
东篱:根除档案造假“毒瘤” 确保干部选拔公平
中纪委昨天发布关于新疆“首虎”栗智被开除党籍的通报。通报显示,栗智档案造假,隐瞒本人真实年龄,索取、收受巨额贿赂,与他人通奸等。其中,在中纪委的通报中,“档案造假、隐瞒本人真实年龄”等违纪问题首次涉及。(新华网 7月7日)
一直以来,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现象并不少见,在档案中修改年龄、增删履历,将背景材料整体“洗白”,已然成为一些地方干部人事管理的“潜规则”。 为防止档案造假泛滥,中央陆续出台政策,规定依法查处违规人员,尽管各类法规很详尽,但在“权”与“利”面前,依旧有人想方设法找漏洞、走捷径,顶风作案者仍然存在。
今年2月开始,在全国各级组织部门开展的对干部人事档案分级、分批展开系统专项审核,各级别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档案均将纳入审核范围,直接再到此次中纪委首次通报违纪官员档案造假,再次表明中央高度重视档案真实问题,向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乱象“亮剑”。
干部档案造假,不仅仅是个人档案虚假的问题,它影响着选人、用人问题,对党的事业发展影响甚大。有人因为面子,有人因为位子,有人因为帽子等等原因造假,这些都不过是因为惩处力度不过。通常造假行为被曝光后,相关人员受到的也只是批评、记过等“无关痛痒”的处分,高收益低风险让官员们更无所顾忌,造假之风甚嚣尘上。
要拔出干部档案造假这颗“毒瘤”,就需要各级党委必须群策群力,对档案造假“零容忍”,强化档案造假的惩治力度,严厉追究所有放任或参与造假者的法律责任,全方位织牢相关制度牢笼。 同时,要创新干部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积极推进干部档案数字化,从程序和技术上杜绝档案造假问题发生。最后,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提高诚信素质,增强自律能力,让领导干部做诚实守信的表率,不愿造假。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政治生态走向更趋明朗化、健康化、公平化,为干部提拔提供了更加公平合理的途径。(文/东篱)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