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市委秘书长自述:你不知道的官场

发布时间:2015-07-07      来源: 领导去哪儿    点击:

 

文:关少锋

作者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副主任

 
 

2006年至2011年,我在河南省濮阳市担任市委常委、秘书长。这五年,工作忙碌而充实,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美好而难忘。

 

市委秘书长是市委的管家,担负着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重任,主要职责是办文、办会、办事,事情繁杂,工作量大。有人说:“你只要能想到的市委工作,秘书长都要干;你想不到的市委工作,秘书长还要干。”这话不无道理。

 

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在苏州做官时曾形容过任职苦衷:“上官如云,过客如雨,簿书如山,钱谷如海。朝夕趋承检点,尚恐不及。”这话十分形象。每天一上班,办公室里就人头攒动,办公室外排成长龙,多为请示工作、安排活动而来,你必须尽快答复,快刀斩乱麻地解决各种问题。接下来,有数不清的文件电报待阅待批,有数不清的公务活动需要安排出席,更有数不清的接待任务在高速路口、田间地头、工厂学校、宾馆饭店里等着张罗布置。秘书长就像一张执行单,总有排不完的忙碌。

 

在工作中,常常会有一些突发事件需要及时处理。记得2008年夏天的一个深夜,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了睡梦中的我。市安监局报告:我市某区某村一家烟花厂发生爆炸,当场炸死三人。我马上电话报告了正在省里开会的市委书记,书记指示我和主管工业的副市长带队立即赶赴现场处理。我们来到地处旷野的事发现场,由于爆炸威力巨大,场面惨不忍睹。

 

更为严重的是,爆炸殃及附近的两个村庄,事后查明,房屋受损1153间,倒塌850间,187间屋顶被掀掉。许多群众无家可归,情绪很不稳定。在漆黑的夜晚,我们踩着厚厚的爆竹纸屑,闻着刺鼻的爆炸硝烟,迎着飞溅的鞭炮火花,冒着生命危险开展工作,安慰受灾群众,紧急调运食品、饮用水、帐篷、衣被等生活必需品,安排善后事宜,到医院看望受伤群众,一直忙到天亮。

 

对个人来说,五年中我接受的最大挑战、体验到的最大压力,莫过于公务接待。这项工作不是全局但事关全局,不是中心却牵动中心,必不可少又不胜其烦。

 

上面机构多、来人多,各种检查组、调研组、观摩组、督导组、考核组常年不断,熟悉的、不熟悉的,哪路人马都需要认真接待。秘书长是陪客的首选之人,一天接待四五批客人,一晚串三四个酒场是很平常的事。接待工作在外人看来可能很有趣,但对常年搞这事儿的人却成了苦差事。

 

比如陪客人看当地风景名胜,一个市就那么几个景点,反反复复地看,看到后来连某园子有几条路、路上有几个坑、路旁长什么草开什么花都一清二楚,你说这园子还想再去陪看吗?再如,当地的杂技在国内很有名,看过的人都赞不绝口。一年看个三五遍还可以,但如果连着看,十几遍几十遍地看,一直看到连演员的下一个动作是什么都能准确道出,观看就成了沉重的负担。这就好比燕窝鲍鱼是大餐,但如果天天吃,谁也受不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景点和杂技对主人虽是司空见惯,但对大多数客人来说还是首次观看,你耐心而热情地陪伴他们,会让他们感到主人的盛情,加深他们对当地的美好印象。

 

公务接待中,陪看、陪会、陪下乡调研都是小菜一碟,陪酒才是大事一桩。酒陪这个角色很不好干。

 

人常说酒杯出效益,喝酒也是生产力。这话虽然无数次挨批,却被无数事实证明有道理。濮阳人的优点是实在,缺点是太实在,总认为请客吃饭,不让客人喝得劲不叫热情。

 

在当地,只要身为秘书长,就将无日不宴,差不多每一个夜晚,都要消磨在酒楼餐厅之中,忙活完所有应酬,常常还饿着肚子;而且往往是酒不喝不喝又喝了,不喝不喝又喝多了,回到住处很不舒服。最恐惧的是喝到一定程度,领导让你带头“掀高潮”,用盛满白酒的葡萄酒杯与客人“一口闷”。一大杯烈酒下肚,轻者头重脚轻、言语不清,重者人仰马翻、翻江倒海,其中苦状,难与人言。

 

后来市里对大吃大喝积弊开刀,严禁公务员工作日中午饮酒,为接待工作减轻了不少压力,但客观地说,陪酒任务仍很重。吃喝风得以刹住,还是在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之后,中央搞了八项规定,并严肃了党纪政纪。对此,群众高兴,干部满意,人人拍手称快。

 

对秘书长来说,办会、办节的任务也很繁重。当时,市里一年要召开的会议不下一千个,需要市委办组织的会议不下四五百个,需要我直接过问的会议不下几十个。对这些会议尤其是重要会议、重要节庆,均不能等闲视之。会务工作看似简单,但做不好会误大事。

 

比如会议检查时话筒好好的,正式开会时却突然变成“哑巴”;绝大多数参会者的会议材料齐全,只有主要领导面前的材料缺张少页;领导座次顺序都是有明确规定的,结果桌签却莫名其妙地摆错了。要避免犯这些低级错误,对会务人员严格要求很重要,会议主办者的认真细致也很重要。

 

对重要会议,我坚持一定要在会前到现场,带领有关人员认认真真“过一遍”。办节更费神耗力,如市里每年都要举办的杂技艺术节,老百姓称之为“过大事儿”。需要接待的嘉宾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国内外杂技演员,有千人之多。每年我们很早就开始筹备,从邀请、迎接、就餐、住宿、安保、演出到送行,实行一对一接待、一条龙服务。对杂技节开、闭幕式的组织,更是细之又细,不允许出现差错。在这种时候,我通常几天几夜吃住在办公室。

 

洁身自好是秘书长的立身之本。我常说,在市委办工作有“三大风险”:

 

一是酒精考验的风险。由于应酬多,不知不觉酒精摄入量就多,如缺乏自控,就是铁打的身板也要喝出毛病来。所以,在酒桌上要学会说“不”,学会三十六计走为上。

 

二是交通安全的风险。市领导因工作关系要经常乘车去外地,高速公路上跑来跑去,路况好,车速快,容易麻痹大意,一出就是大事且就在刹那间。因此,有一个好司机很重要。

 

三是权力被腐蚀的风险。市领导都有一定的权力,于是许多人会盯上这权力,想尽办法为自己谋利,所以稍有不慎就会被拉下水,甚至身败名裂。在市里工作要常存“高处不胜寒”的警觉,要心有所畏、行有所止,要珍惜自己的荣誉,珍惜自己的名节,谨防“温水煮青蛙”,决不能以权谋私,更不能以身试法。

 

阳光之下,清名自立。中央和省对市级领导干部的办公、用车、住房等有明确规定,但这些规定前些年执行得不够严,有的领导调走很长时间了,办公室不退,公寓不退,极个别人甚至把公务车带走据为己有。

 

2011年9月,我调离濮阳,半个月内做到了“四退”:退办公室、退公寓、退公务车、退公务员小区购买的住房。这最后一退在市里还引起了反响。我在市里没房产,住的是公寓,2010年建公务员小区时分给我一套房子,我预付了房款。房子快盖好了,人却要调走了。按说自己已拥有产权,把房子留下来别人也不会说什么。自己不住可以卖掉,能赚一大笔钱。可我觉得这样做不合适,在家人的支持下,我主动按原价退掉了这套房子。消息传开,有人说我傻,能挣的钱不挣;但更多的人说我严于律己,为政廉洁干净。

 

五年光阴一晃而过。由于工作变动,我离开了濮阳。临别之时,市委书记率四大班子领导和数百名机关干部在市委市政府大院热情相送,相互依依不舍,场面十分感人,让我终生难忘。回省城不久,我曾借中秋之际向市领导和同事们群发了一条短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真切感受:“龙乡相处情意深,感谢帮助与关心。月到中秋分外明,最亲还是濮阳人。”(来源:《秘书工作》原标题《讲述:市委秘书长散记》)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