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退休公务员不应再由单位养老是否可行?

发布时间:2015-07-03      来源: 人民网-理论频道    点击:

2015年7月3日理论导读

【导读】退休公务员不应再由单位养老是否可行?

 

 

2015年07月03日08:58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独家连载】《习近平用典》

敬民篇 为政篇 立德篇 修身篇 笃行篇 劝学篇 任贤篇

天下篇 廉政篇 信念篇 创新篇 法治篇 辩证篇

【学习文选】机关事业单位调薪 涨工资之外另有深意

【人民观察】中央对“软腐败”开刀 治理“懒政”打造勤政官员队伍

【学习路上】如何理解习近平对县委书记做“四个人”新要求?

 如何理解习近平对县委书记做“四个人”新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亲切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他在讲话中谈到,“县委书记责任不小、压力不小,要当好县委书记不容易。”同时,习近平给广大县委书记提出了四点新要求,“要做政治的明白人”、“要做发展的开路人”、“要做群众的贴心人”、“要做班子的带头人”。县委书记是党治国理政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学者分析认为,习近平在“七一”前夕的这一重要讲话,表达出党中央对县委书记这一群体寄予的厚望,从“四有”要求到“四个人”要求,两个要求高度契合,为新时期县委书记确立了一个标杆。【详细】

 曹华飞:扭转大学“替课族”背后的不良风气

据媒体近日报道,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多个省份的高校里活跃着一群“替课族”,他们使用社交软件发布信息,有偿代替大学生们上课,按照课程时长收取服务费用。大学生中被“替课”的需求旺盛,以至于购买包月、包年服务的人都不在少数,已经形成产业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学生“替课”产业链的形成,和已被曝光和讨论过的“四六级替考产业链”“毕业论文替写产业链”一样,是不正、不端的学风和社会风气对高校的进一步侵蚀。高校内部的学术腐败和学术不公等现象,社会上诸如领导干部找人“替学”党校培训课等现象,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腐蚀大学生思想。要想断了大学生们弄虚作假的念想,还要剔除和扭转不良的学风和社会风气。【详细】

 退休公务员不应再由单位养老是否可行?

6月9日,广州市审议并通过了《广州市退休人员社会服务管理规定》,提出扩大社会服务管理的退休人员范围,今后广州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单位退休人员,将被纳入社会服务管理的退休人员范畴,公务员群体也包括在内。(《信息时报》6月10日)目前我国对于退休公务员纳入社会化养老尚无全国性的方案,但广州这个改革前沿城市率先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当然,按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广州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目前而言仍属于协议性的要求,没有强制性,但是可以肯定地说,社会中的所有退休人员,都应该纳入社会化养老,这是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详细】

 吕诚:个税改革本质上是民生工程

日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将研究提出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配合做好房地产税立法等工作。之前也有媒体报道表示,有关部门已牵头组成专家组,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基、税率、综合征收范围以及征管技术等方面改革进行研究论证,以便尽快制定个税改革具体方案。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国家对纳税人各项所得,根据来源性质划分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等11项,采用不同的费用扣除标准和税率。这种税制模式虽然方便实施,但容易造成收入渠道多且综合收入高的人少交税,所得来源少的人却要多交税的不公平现象。同时,由于资本所得的税负低于工资收入,个税很容易变成“工薪税”,不利于体现税收公平。若能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混合所得税制,并从少量个人申报过渡到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申报缴纳,必将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税收公平。【详细】

 超20省份出台地方国企改革文件 引入非公经济成重点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个省份了解到,作为本轮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式,今年以来各地政府正在加速推动地方国企通过股权转让、资产出售等方式来整合处置国有资产,实现对国企国资存量的改革,同时也成为地方剥离低效国有资产、增加财政收入、化解地方债务问题的一剂良药。“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和央企改革主要从增量着手不同,对庞大的存量进行改革无疑是本轮地方国企改革的重点,而以产权和股权挂牌等方式来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和增强国有资金效率,无疑是下一步改革的重要方式。”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详细】

 热点聚焦:简政放权仍是稳增长“先手棋”

一年过半,各项经济数据相继出台。数据显示,尽管结构调整有所改善,市场需求逐步回暖,但下行压力依旧不小。如何向改革要红利,简政放权是“抓手”。专家指出,今年行政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入,要啃更硬的骨头。简政放权可谓是本届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开年以来,国务院已相继取消和下放了8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在任期内削减1700多项审批权1/3”的承诺已经提前兑现。不过,虽然权力清单上减少的项目不断增加,市场却仍有声音表示简政放权遭遇“最后一公里”现象,尤其是一些地方存在“放小不放大”、“明放暗不放”等现象,使得这项改革与群众的期待和全面深化改革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详细】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