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官员陪酒死是谁造成的悲剧?该引发的后续思考
发布时间:2015-06-29 来源: 感谢伍文投稿 点击:
次
女官员陪酒死该引发的后续思考
据新华社电记者26日从湖南省纪委获悉,近期,湖南省纪委严肃查处了永州市“4·29”违规超标准公务接待导致一人非正常死亡问题。(新京报,
6月27日)
不幸陪酒死的女官员仅仅39岁,还离异了,有一个孩子。看到这里,与许多网友一样,笔者心理不禁有些悲愤,为这位女干部和她的孩子感到难过,对其领导感到愤怒,缘何要求一位是单身母亲的干部去陪酒还那么拼命喝?这位领导还有没有起码的对女干部的怜惜和关爱?女干部“喝酒死”,负有责任的领导被从严处分。但不少网友的忧愤仍难消除,近年来,官员“喝酒死”的悲剧层出不穷,早已让公众麻木,缘何官员“喝酒死”总是前赴后继,全然没有何止的趋势?
在这起“喝酒死”事件中,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干部“喝酒死”的没完没了的上演,二是喝死的是女干部。长久以来,官场上都盛行深厚的吃喝文化,花着公款任性吃喝,是十八大以前公众随处可见的现象。在不少基层,因为经济条件落后,街道上的几个餐饮通常是由基层政府公务接待之类的公款吃喝支撑着,一旦政府不再消费,那些餐馆通常就会倒闭。在不久前,一则新闻还报道,某某乡镇政府欠一餐馆餐费达十几万导致餐饮经营不下去直接倒闭。不但如此,官场文化在餐桌酒桌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虽说这种文化与中央倡导的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精神相抵触,却根源极深,恐难在短时间内消除。
一些基层干部直接坦言,要想在官场上混出模样,只有硬本事、会做事没用,要学会“搞好关系”,融入“圈子”,不要格格不入,特别是要与领导搞好关系,时刻与领导爱好、意见保持一致,不要唱反调,强出风头。基次,必须要会喝酒,在官场上,不会喝酒就像在战场上不会使用武器一样,不但同事看不起,领导也绝对不会重用你。在酒桌上,喝得越多越显诚意,越显对领导的尊敬,领导越是喜欢。事实上,官场上很多正常渠道无法解决的事都是通过酒桌解决的,酒桌上不会喝或喝得少,就意味着你这辈子只能坐冷板凳。
扭曲的官场文化或许是官场“喝酒死”频现的直接原因,其次,公款吃喝背后的占便宜、公款腐败也是不小的诱因。虽然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的多项规定,规范公务接待和差旅费用标准,但仍有不少地方不少干部顶风违规超标吃喝,虚开发票、巧立名目、吃“回扣”、捞“油水”,中饱私囊。
女官员陪酒死该引发诸多后续思考。针对当前频发的“喝酒死”,不但要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反“四风”,监督公务接待规定的落实情况,还需彻底改变我们的官场酒文化,发扬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这一党的优良传统,更注重保护官场中的女性角色,坚定防止一些领导违背女干部个人意愿陪吃陪喝陪聊陪唱,发现一些严查严办一起,依法依纪依规维护女干部合法权益和尊严。
作者: 伍文胥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
621114
邮编:
834875231@qq.com
女官员陪酒死是谁造成的悲剧?
据新华社电记者26日从湖南省纪委获悉,近期,湖南省纪委严肃查处了永州市“4·29”违规超标准公务接待导致一人非正常死亡问题。(新京报,
6月27日)
又是一位因违规超标准公务接待导致公务员人员非正常死亡的悲剧。其实,仅仅是十八大以来曝光的类似事件已经多得让公众麻木了,不忍直视,缘何这样的人为惨剧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难道陪领导喝酒吃喝真的需要以生命为代价吗?如此轻视公职人员个人生命的领导或单位岂不让人寒心?
其实,在十八大以后,中央对于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务接待已经作出了十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从标准、程序到细则,在中央规定精神的要求下,各地方各单位也相继出台更严更细化的规定,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要求、符合当前反腐倡廉的氛围。
遗憾的是,还是不断发生像湖南永州市“4.29”喝酒死这样的悲剧,其实像这样的悲剧,此前媒体已经不是曝光了多起,每一次也都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批评,要求进一步整顿机关事业单位餐桌上的腐败的呼声此起彼伏。但从现实状况看来,效果极不理想,尤其是针对一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似乎也只是把中央和地方的各项规定当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
面对官员“喝酒死”不停上演,一些人是否该深刻反省?为何中央和地方三令五申都禁不住一些地方一些官员在餐桌上“拼命”吃喝?有人分析说,这实属于官场上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文化导致。这在不少基层政府尤其严重,由于各种原因,基层官员的素质普遍堪忧,不管办什么公务,是正常的公务往来,还是群众要求办什么棘手的事,都往往是在餐桌上解决,似乎不通过吃喝就办不了事、只不成事。一些基层干部甚至认为,看一个干部合不合格、能否让领导和同事看得起、满意,关键是看酒品,如果在餐桌上不喝酒,那就看不起同事、得罪领导的愚蠢之举,不但同事看不起,领导也必然不会重用。
这显然是官场上一种扭曲变态的不良文化,但却仍然存在于官场上各个角落,败坏着官场的正常风气,毒害着不少年轻干部。其实,正常的公务往来,何必一定大吃大喝,还要上纲上线到“不吃不显敬意”的地步?中央和地方已经有明确的规定,公务接待必须按规定进行,不得超标违规。人的肚子也就那么大,吃喝得再多,只会伤及自身健康,或许能因此在酒桌上拉拢人际关系,但对于尽责尽职、奉公守纪、克纪自律又有何益处?
作者: 伍文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
邮箱:
621114
邮编:
834875231@qq.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