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的三大困惑!

发布时间:2015-06-12      来源: 公务员必读    点击:

原标题:碧翰烽: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的三大困惑!

 

最近,一位乡镇的党委书记对我叹息,现在的基层工作又到了一个拐点的时候,真的是不好干。钱没有钱,财政困难;人没有人,积极性下降;稳定压力、工作压力、反腐压力聚在一起,困惑不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一,跑项目争资金越来越难,过去的潜规则已不行,显规则又没有。过去,乡镇一般都会跑上级部门和领导喊项目争资金,这“跑”当中当然会有“送”,现在可是不行,一般人是不敢“收”了,而“送”了的做帐也困难得多,尽管还是有“送”有“收”的,除非是关系特别好和胆子大的。

 

如果不跑项目不争资金,不仅是乡镇财政难以为继,更是做不出工作和政绩。可是这些项目资金的安排体制,仍然没有多大的变化,还是掌握在部门和领导手里,显性的透明的民主的财政规则还没有完成,使得基层十分困惑。

 

第二,基层公务员涨工资不够明显,又不允许基层发钱,干部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现在,为官不为的现象比较普遍,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不如从前,一个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待遇与过去相比较下降了。过去可以靠一些利益刺激,来激发一些干部的热情,眼下似乎是不潭死水,只能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办,没有任何的灵活余地。现在,虽然是加工资了,可远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甚至还可能不如原来的水平。在这个利益为上的时代,想要一下子提到“奉献理想”的高度,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第三,行政改革一个接一个,要求越来越严,最关心的是那么多的领导和干部如何安置。时下,基层干部对于一个接一个的行政改革十分敏感,有机构改革,有行政审批改革,有公车改革,这里面都直接涉及到干部的切身利益,比如职位,比如待遇,比如权力。最关心的就是,那些多出来的领导和干部,又该如何消化和安置,都让他们退下来恐怕也不现实,尤其在一些基层,现在普遍是年富力强,大部分四十岁左右。

 

一个突出的问题在于,当前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不够科学、不够完善,能上的几乎靠资历,当然肯定有关系和后台的因素;能下的几乎靠年龄,到了年龄就退下来,当然也会有违法违纪等方面。而从工作能力和政绩等方面来建立能上能下机制,还真是不完善。

 

本文转自碧翰烽公众号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