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公务员职级改革不能只算经济账

发布时间:2015-06-09      来源: 感谢许谨谦投稿    点击:

公务员职级改革不能只算经济账
近年来,国家数次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提上日程。如中央印发的《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强化职级在确定干部工资、福利等方面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公务员的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也审议通过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
从目前来看,公务员职务职级改革已经不再遥不可及,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会逐渐得到落实,毕竟这是一项惠及广大基层公务员的利好政策,直接能够给一些不能当官的科员带来收入的增加。但是某些人却对此存在顾虑,因为一旦职务与职级并行,在基层将会有大量科员的待遇得到提升,这会增加当地的财政支出,加重一些贫困地区的财政负担。其实公务员职务职级的改革不应只看到经济上的开支,只去算经济账,更要看到其背后的社会意义。
众所周知,中国的公务员大部分都身在基层,而基层公务员晋升难、渠道窄的现状却一直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变,多数人都会在科员的岗位上干一辈子直到退休。而一些身处市级、省级部门的公务员,却很容易晋升为科级干部、处级干部。这种不公平的现状,极大地打击了一些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成为了许多基层年轻公务员想方设法离开的重要原因。
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有很现实的原因。作为公务员,确实首先应该谈到的是奉献与清廉。但是,在公务员的工资结构中,基本工资过低,而职务工资、津贴所占的比例过高,如果职务不能上升,工资就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而我国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本就不高,加之增长速度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而公务员也是人,也需要吃饭穿衣,需要过正常人的生活,该花的钱还是要花,如果收入太少,就只能是消极怠工或想办法离开。
所以,对于职务与职级改革,应该综合地来看待此问题。这会给基层财政带来负担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深远的积极作用。只有让基层公务员看到希望,才能稳住他们的内心,才能沉下心来做事情。否则,如果让这种不公平继续发展下去,就等于变相逼基层公务员消极怠工、逃离、干第二产业……只要我们把握好改革的“度”,让肯担责、有作为的公务员职级得到晋升,就能使这项政策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用。
                                                        作者:许谨谦
                                                        单位:四川省三台县新生镇人民政府
                                                        邮编:621114
                                                        电话:15881638767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