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到湖北监利,先飞机,后汽车,再登船。昨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一行清晨出发,疾驰1300多公里,中午时分抵达长江沉船现场。
每当有重大灾难、事故发生,总理是否前往现场,为人们所关注。实际上,不管有没有到达现场,总理都可能是“最忙的人”,而去与不去,取决于是否有利于救灾与救援,也取决于灾难和事故处理的困难程度。
造成大面积伤亡,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总理出马指挥抢险救灾已成惯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抵达四川芦山地震灾区察看灾情,部署抗震救灾工作,这是在受灾严重的双石镇察看灾情。
典型事件之一便是2013年20日四川芦山“4•20”地震。当天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赶赴震中灾区。他来到医院、攀上废墟、走进帐篷,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遇难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受伤和受灾群众表示诚挚慰问,并现场指导救灾行动。24小时内,李克强往返于地震灾区和北京,并在离开后强调,救灾任务由当地省委省政府负责。
李克强在赶往鲁甸震区的飞机上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地震,李克强第二天赶赴灾区现场,并连续两天在灾区指挥救灾,看望伤员。
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赶往灾区,飞机是第一选择。
汶川地震发生时,空军接到专机飞行任务的时间,是2008年5月12日15时12分,16时40分飞机就起飞,准备时间不过1个多小时。救灾争分夺秒,飞机常常还成为了移动的指挥所。6月2日李克强飞赴湖北监利长江客轮事件现场途中,也在飞机上召集了有关方面负责人研究落实施救措施。
李克强坐直升机前往地震灾区
如果灾区没有机场或者降落不便,有时总理还选择坐直升机抵达一线。四川芦山地震后,李克强乘飞机在四川邛崃机场降落后,得知通往灾区的公路不太通畅,为节省时间,他马上决定乘坐运输救灾物资的直升机飞往震中灾区。当天下午,载着总理的直升机在芦山县中学操场降落。
龙头山镇是云南鲁甸地震的震中,李克强前往时,进震中的道路正在抢通,他立刻下车,沿着旁边一条坑洼小道徒步5公里多来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龙泉村。一个为国人记住的细节是:途中因山路湿滑,道路泥泞,李克强不慎摔倒,随后他弯下腰用泥水洗手。
国务院副总理和国务委员,通常会随同总理前往灾区。
微信公号“政知局”发现,一名副总理和国务委员杨晶随行,是李克强总理赴灾难现场的“标配”。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和2014年8月4日云南鲁甸地震,李克强赶到现场时,随行的副总理均是汪洋。汪洋在国务院分管抗震救灾,而此次随同李克强前往湖北的副总理马凯,则分管交通运输。
在飞往湖北沉船现场途中,李克强与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
至于国务院部委随同领导,与救灾密切相关的卫计委、交通部、民政部等部门领导,一般都会出现。根据灾难的不同类型,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通常随行,发生地震自然会有地震局领导的任务,而气象局也是自然灾害中不可或缺的部门。公安部、安监局领导往往也会出现在总理的专机上。
救灾是军队的核心任务,重大灾难发生时,总理的专机上还少不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领导。
文/王钟的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账号海运仓内参(ID:hycp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