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应争“嘉奖令”,避“黑名单”
发布时间:2015-06-03 来源: 刘清影投稿 点击:
次
县委书记应争“嘉奖令”,避“黑名单”
作者:刘清影
2日,两则新闻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一则是时隔20年中组部重启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评选;另一则是中纪委网站刊文批“小官巨腐”,并通报了各地近期查处的典型案例。前者是要选拨干部队伍中的“大榜样”、“好典型”,从而去带动、激励县处级领导干部,后者则是加大力度惩治基层腐败。两者都是针对基层干部,均意在重构政治生态。(新华网 6.3)
党中央对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开展正反两方面典型的教育。2014年11月,中组部时隔6年后重启全国县委书记大轮训,重启后的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习近平亲自“授课”,与前来上课的县委书记座谈;相反,自去年2月至今年4月,中纪委等权威通报的至少有38名县委书记落马。
县一级行政机构在整个国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国家政策实施得好不好,直接接触人民群众的县级机关单位显得非常重要。县委书记这一角色也顺理被党中央大力关注,从一定程度上看,县委书记当得好就能够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县委书记当得不好,就成为了党群关系的“肠梗阻”。
因此,县委书记都应该争“嘉奖令”,而避“黑名单”。荣获“嘉奖令”的代表焦裕禄同志就是学习的榜样。焦裕禄在兰考的辛劳没有辜负党的希望,他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兰考人民永远忘不了他。他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是千千万万在严重自然灾害面前,巍然屹立的共产党员英雄形象的代表。所有的县委书记都应像焦裕禄学习。
相反,十八大后一大批高官的落马,为全体官员、干部敲响了警钟。目前我国改革、反腐已进入深水区,腐败已无处藏身。只要违纪违法,终将难逃法网。因此,县委书记们不要去选择中纪委通报违纪典型案例的“黑名单”,也不要浑浑噩噩、庸庸碌碌地过着潇洒自在的日子,学学以焦裕禄为代表的先进典型吧,力争中组部颁发的优秀“嘉奖令”吧!做一个人人称赞的好书记,造福一方。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