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秸秆为何烂在了收购站(今日谈·“实起来”难在哪)

发布时间:2015-05-27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有群众最近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反映,某县为了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安排收购秸秆,再卖给电厂发电。结果电厂拒收秸秆,导致各收购点大量秸秆堆积腐烂,造成巨大损失。轰轰烈烈开始,冷冷清清“烂尾”,引来群众埋怨。

  本应是惠及多方的民生项目,为何却演变成“伤民工程”?如果电厂因为成本高企等原因不愿配合,为什么一开始硬要“拉郎配”?项目出了问题,百姓有了意见,为什么找不到人解决?说到底,是工作中缺了个“实”字。

  农田水利设施只管建不管用,安居工程频频出现质量问题……类似的民生项目“烂尾”问题引人深思:保障和改善民生见之于心,更要付诸行动,承诺惠民就要负责到底。上下不对称、前后不衔接、口惠实不至,都不可能得到群众认可。最好的落实,是落实到老百姓心里;最好的用心,是以百姓之心为心。

  (“‘实起来’难在哪”征文邮箱:rmrbjrt@163.com,或传真至:010—65368684)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