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5月16日讯(记者 李小聪)河北正定是习近平从政的起始地。在当地至今仍流传着许多县委书记习近平知人善任的故事。正定县常务副县长李为军15日在向港澳媒体高层采访团介绍正定时讲述了其中几例。
破格任命党外人士
李为军介绍,习近平1982年初到正定时只有29岁。当地有些人质疑“这个年轻人行么?”贾大山是其中之一。当时他是正定县文化馆副馆长,是名副其实的“正定通”,对当地极为熟悉且为人心直口快。习近平不仅没有介意,反而多次向贾大山请教正定当地的历史文化。在习近平的推荐下,正定县破例任命党外人士贾大山为县文化局局长。习近平后来在正定做了很多整理文化历史、恢复历史遗存的工作,都受到了贾大山的启发。
正定修缮当时连大门都没有、破败冷落的隆兴寺,在今天已是游人络绎不绝,千年古刹带给人震撼的观感,令人佩服当年习近平的知人善任和远见。
除了破格任用贾大山,1983年3月,正定面向全国颁布了招贤纳士的“九条规定”,为人才开出优惠的落户条件。当年就引进各类人才46人,在一年多的时间招来了科技人才257人。
正定县油嘴油泵厂当时亏损50多万元、濒临倒闭,习近平亲自从浙江引来的管理人才准备让其当厂长。即使面对“转成正式干部、提2级工资”在当时非常苛刻的要求,习近平也满足了他的条件。结果不到一年,该厂产值翻了一番。
在正定流传最广的是习近平“扯开嗓门喊人才”的故事。武宝信是石家庄机床附件厂的工程师,利用业余时间研制“三露”(粉刺露、亮肤露、增白露)等医用化妆品畅销全国。
武宝信所在的单位对他搞副业持不同意见,他在得知正定的“九条规定”之后,有意到正定来。习近平得知后,带着县长、副县长来到武宝信所在的石家庄市桥东谈固小区。
由于不知道具体住哪栋楼哪个单元哪一层,在一栋一栋找了很长时间之后,习近平在楼下扯开嗓门喊起武宝信的名字来。被喊下楼的武宝信当场答应了习近平的邀请,将项目带到正定,一年就为正定赢来30多万元利润。
今天的正定,不仅有历史古蹟、文化名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蓝图上,正定也占有一席之地,让这座历史名城焕发出蓬勃朝气,高新产业在此落地生根,南来北往的高速列车驰骋大地,经济社会建设如火如荼,而当年县委书记留下的“人才观”,也已成为留给此地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