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那些直达中央政治局的神秘内参

发布时间:2015-05-11      来源: 公务员必读    点击:

【导读】因为“内参”的读者群主要是党政军领导层,传播范围小,能量却很大。对普通民众来说,内参无疑带有浓厚的神秘感。内参记者的作用是“公正、客观与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他们也被严格要求不允许在内参中提出解决办法,代替领导思考被视作超越职务的僭越。

 

在中国新闻传播体制中,“内参”是独特的信息传播现象,指一种具有参考性质的内部信息传播载体及其工作机制。决策者通过阅读内参,了解民意和实际。因而,内参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

 

因为“内参”的读者群主要是党政军领导层,传播范围小,能量却很大。对普通民众来说,内参无疑带有浓厚的神秘感。现如今,“内参”本身已经成为了一种修辞手段,用来形容那些普通人难以接触到的“秘密”。

 

哪些内参直达中南海

 

党的新闻机构在向公众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很多都承担着内参的写作任务。事实际上,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新闻机构都可能设置自己的内参部门。而且,有的国家机关也会专门组织人员编写内参。当然,其中只有部分内参直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办公桌。

 

《邓小平年谱》透露了小平同志常看哪些内参。一类是新闻单位常规性报送的内部刊物,如新华社每天出版的《国内动态清样》、人民日报社的《群众来信摘编》和《情况汇编》及《情况汇编特刊》、光明日报社的《情况反映》、中国青年报社的《青年来信摘编》、上海解放日报社的《情况简报》等。

 

新华社内参系统最低一级别的《内参选编》

 

中央和国家机关、军队机关也创办有内部刊物。如国务院信访室编印的《人民来信摘报》、中央办公厅信访处编印的《来信摘要》、中央军委办公厅信访处编印的《信访摘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编印的《信访简报》、财政部办公厅办公室编印的《信访摘报》、教育部办公厅编印的《人民来信来访摘报》,等等。

 

新华社还为参与内参报道的记者设立了专门的内部奖项——“内参报道先进个人”。一位老内参记者曾经这么看待内参的作用:“在中国,有些事情并不适宜公开见报。这包括那些仍在进行中的事情,或者政治上非常敏感的大事。中国记者的角色和西方的不一样。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

 

级别与阅读权限

 

能不能读到内参,取决于你的身份与地位;能够读到哪一种内参,也要看你的级别与资格。在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频繁的时期,能够读到内参,甚至意味着人身安全的相对保障。

 

英国《经济学家》网站曾经提到被誉为“高度保密”的《思想理论内参》,宣称这份由中央党校发行的期刊“只有几十人能够读到,而他们恰恰是中国最有权力的人”。实际上,曾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郑必坚曾在文章中透露:《思想理论内参》每期印200多份,直接报送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以及中办、国办等单位。

 

内参大都被定为国家秘密,有多种秘密等级,只供相应级别的官员阅读,为他们的决策提供参考。有些内参是“绝密”的,连部委领导人都不容易看到;有些内参保密期为“半年”,只要“处级”就能看到。

 

新华社每天都要发若干条内参,最高级别的是《国内动态清样附页》,专门提供给中央政治局常委或委员参阅,一般反映极为重大和紧急的事态。其次是《国内动态清样》和国际《参考清样》,供省部级以上领导参阅,主要反映重要动态、敏感问题和重要建议。

 

此外,新华社还编发内参刊物。面向地市级和司局级的是《内部参考》,反映问题的敏感度比“动态清样”要弱许多。而最低一级的是《内参选编》,主要从《内部参考》和“动态清样”中选出部分不太敏感的内容,每周一期,发至县团级等基层干部阅读。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展江认为内参系统的起源是“情报”,它从战争年代延续至今。比如《参考消息》原来叫《敌情参考》,也严格限制了阅读者的范围。

 

如何理解“内参治国”

 

因为许多内参反映的都是各地发生的具体问题,所以领导人通过对内参作批示的方式,对地方问题发表见解,实际上也是对地方处理问题的方式提出要求。

 

“内参一般都是很朴素的册子,封面基本没有什么设计”,《青年记者》杂志曾经刊发《内参新闻的采写与编辑》一文,作者阐述了对内参写作方式的思考:对于一些选题,哪怕是作为内参稿件来写,采写或者发表也要有一定的尺度,既不能涉及党和国家的机密,又要让问题得到足够的重视。

 

内参设计一般朴素

 

报人钱刚担任《解放军报》记者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当时的公开报道基本上是好人好事和工作经验。“内参不同,领导要求我们调查基层问题,如实反映干部战士呼声。”他提到当时《解放军报》的一篇内参调查了学员对“否定文革”的态度:三分之一的人赞成彻底否定“文革”,三分之一的人不同意否定“文革”,还有三分之一,态度暧昧。文章被邓小平读到后,他认为“三个三分之一”的情况极其严重,要求全军立刻进行一次“真理标准大讨论”的补课。

 

内参记者的作用是“公正、客观与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他们也被严格要求不允许在内参中提出解决办法,代替领导思考被视作超越职务的僭越。不过,仅仅是事实的展现,也能够让内参的作者发挥领导人“智囊”的作用了。一个典型的案例是,1970年代《参考资料》(俗称“大参考”)报道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与美国队球员科恩在日本比赛时进行了接触,这篇内参被毛泽东看到后,中美“乒乓外交”得以启动。

 

如果一篇内参文章获得高层领导人的肯定,也有可能向下级批转,从而让更多的干部看到。2008年,一份名为《四川地震灾区公共需求调查与潜在社会风险》的调查报告,经《新华社内参》和中共中央党校《思想理论内参》报送中共中央政治局后,获得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亲笔批示。还有一篇《关于乡镇政权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文中多处都作了圈点,并批转相关部门”。

 

转自海运仓内参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