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APP举报、扫脸签到——中共用新技术手段督促官员改作风

发布时间:2015-05-09      来源: 新华网    点击:

 新华网北京5月7日电(记者 高博 李来房 张建)“五一”前,河北省衡水市纪委监察局发起“‘四风’现象随手拍”活动,邀请公众亮起“法眼”,用手机、相机随手拍摄身边“四风”现象,通过网站、微信等载体向市纪委举报。活动公布后,立即有群众举报了深州市一工商分局副局长为女儿大办婚宴,当事人被调查问责。

  这一“随手拍”活动得到群众积极响应。“五一”期间,衡水市纪委收到“四风”问题举报13件,查实2件,责任人被严肃问责。

  随着反腐力度不断加码,中共正利用一些新技术手段强化对官员行为作风的监督,多个地方开展“‘四风’问题随手拍”活动,公众热情参与。

  去年8月,河北秦皇岛市纪委通过“掌上秦皇岛”设置了“四风问题人人拍”板块。群众只要发现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干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行为,用手机拍下来传到指定客户端上,纪委工作人员收到后会迅速调查。

  目前,秦皇岛已有2万多名手机用户下载使用该软件,纪检部门已收到300多件涉及“四风”问题的投诉举报,办结200余件,30余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小手机也能‘逮’住大问题,每一个手机都是一部暗访器材。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监督员。”秦皇岛市纪委书记郝占敏说。

  2012年底以来,中共中央先后出台“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并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一批党员干部因违反规定被问责,“四风”蔓延势头得到遏制,党风政风好转。然而,公款吃喝、懒政庸政等在一些地方依旧突出,甚至更加隐蔽。

  为了改进工作作风,中国一些党政机关上下班开始使用人脸识别或者电子打卡等科技手段签到,科技和机器不给迟到早退“留情面”。

  吉林长春中级人民法院,每天上下班时间,全院所有工作人员都要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扫脸”,系统每天会自动录入迟到者或者旷班者的个人信息。这个人脸识别系统采集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制作成表格,迟到、早退、请假等情况都会一目了然。

  “每月我们会把所有人员出勤情况在单位内网通报一次,每次通报的点击量都很多。一段时间下来,迟到早退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长春市中级法院政治部主任王国睿说。

  为提高工作效率,长春市国土资源局建立了行政审批网上电子监察系统,构筑“制度+科技”的权力运行“防火墙”,系统将每一个环节的节点时限从按天计算,改为按小时计算,办结时限精确到秒,使得效能管理更加严格,防止了敷衍塞责和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五一”前夕,中央纪委通报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时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四风”问题一旦反弹,就将失信于民,必须清醒认识不正之风的顽固性和反复性,要求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正风肃纪。

  目前,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手段反腐在河北、山东、浙江等多地纪检部门使用。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表示,中共积极探索举报渠道,体现着反四风、反腐正从“打老虎”到全民“打苍蝇”,从群众举报信箱、电话举报再到网上监督、人脸识别打卡等,监督方式是一个动态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

  “‘制度+科技’预防腐败的做法,体现了中共坚定的反腐决心,促进官员改作风,让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监督渠道更加畅通。”他说。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