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人民日报论坛:把矢志改革者用起来

发布时间:2015-05-08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击:

当前,改革步入深水区,进入“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的阶段。越是这样的时候,越是呼唤坚定的改革者,越是需要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真正用起来,这是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的点睛之笔。

  选人用人是风向标、导航仪。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其深刻的意义在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崇尚什么、远离什么,褒奖什么、罢黜什么,特别是在特定的阶段,更传递出一种强烈的信号和清晰的取向。把矢志改革者用起来,就是要“造成一种空气”,形成一种导向,继续“树立起改革开放的形象”,营造和形成一种支持改革、崇尚改革、褒奖改革、推进改革的浓厚氛围。

  应当看到,在新一轮改革千帆竞发的大势下,也仍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的不思改革,习惯把自己关在改革的门外,顽固地守住自己那点利益的藩篱,打小算盘、算小账,不顾大局、不思进取,或者觉得改革是“上头的事”,“人家的事”,与己无关,高高挂起;有的畏惧改革,既害怕改革中那些钉子和难题,又害怕遭遇改革者的尴尬处境,特别是觉得在现在这样一种从严从实约束干部的新生态下,担心边界不清而出错惹事,于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消极对待,逃而避之;有的胡乱改革,只凭一腔热情甚至一厢情愿搞改革,心中无数敢决策、脑中无事敢拍板、手里无牌敢做主,结果改革举措不接地气、脱离实际,不少成了半拉子的“烂尾工程”。在这个意义上讲,选什么样的人,事关改革成败。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在选人上,“要用政治家的风度来处理这个问题”“要抛弃一切成见”,特别是“要注意社会公论,不能感情用事”。今天,我们把矢志改革者用起来,就是要善于从大局着眼、从长远考量,以“对全局改革有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的标准来评价和选用改革者。

  改革者是改革大潮中的一朵朵浪花,他们的奔腾跳跃才使改革潮起潮涌。把他们用起来,关键在于对他们要高看一眼、宽容一分。高看一眼,就是要充分估量改革者的地位和作用,只有“看高”,才会高看。看改革者,还有一个重要的思维方法,就是多看他们的长处,而且用辩证的态度看他们的短处。正如陈云同志当年说的:“一个人的长处里同时也包括某些缺点,短处里同时也含着某些优点。用人就是用他的长处,使他的长处得到发展,短处得到克服。”要看到,改革者常常敢想敢为、敢说敢干,有的甚至还表现得有点“两头冒尖”,时不时有一些“小辫子”,这就需要对他们多一点包容、多一分宽容。“蝴蝶飞不过沧海,谁又忍心责怪”。选用矢志改革者,理解、信任、宽容、包容很重要,更难能可贵。

  改革要深入,改革者要先行;改革者要先行,用人要先导。把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让他们吃香、受追捧,成为“香饽饽”,乃时代所期、事业所需、人心所向,也正是改革者的动力所在。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08日 04 版)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