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清宫剧的人大概都知道“军机处”这个强大的机构,它是清朝中后期的中央机关,专责参与机务。在军机处,军机大臣以皇帝为核心,对各种国家大事进行商讨,并负责制定相关的政策,确保皇帝对国家政权的直接把控。
军机处原本是一个非常的临时机构,主要是为了使皇帝强化君权,所以在皇帝的授意下,军机处一步步成为清帝国的权力核心,使其超越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成为最主要的政治力量。在如今的共和国体制内,也有一个类似于“军机处”的神秘机构——中央办公厅,而它的掌门人亦挤身“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列。
中共中央办公厅,简称中办,是直属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从中共成立初期就有。1949年中共建政后,中央办公厅的职能范围就有了相对固定的规定。作为中共中央、中央直属机关各部门和中共各级地方组织的服务办事机关,中办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工作。
在建党初期,中办时称中央秘书厅,后几经演变,于1948年5月改称中共中央办公厅。主要工作职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负责党中央文秘、会务工作,中央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的督促检查,中央指示、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的转达和催办落实;
二、负责全国党政系统的密码通信和密码管理,负责中央文件和机要文电、信件的传递工作,承担全国有关商用密码的科研、生产、销售、使用等管理工作,负责全国密码保密工作;
三、负责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安全警卫、医疗保健,担负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活动场所的警卫任务;
四、围绕中央总体工作部署,收集信息、反映动态、综合调研,承担部分中央文件、文稿的起草、修改和中央文件的校核工作;
五、负责为中央制定党内法规和领导国家立法的具体服务工作;负责中央档案资料的接收、征集、整理、保管、利用和研究,负责全国档案事业行政管理;
六、归口管理党中央直属各部的后勤服务,联络、处理中央各部门共同性的社会事务工作。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办的掌门人一直都是以党魁“大管家”的身份出现,负责其日常行程、安全保卫、医疗保健等贴身工作,因此常常受到最高领导人的青睐,成为最高领导人最亲近、最贴切的心腹。
所以,当冬至那天的新闻爆出的时候,尽管公众已经有了心理预期,但依然震惊不已。毕竟是前朝老臣,焉能如此下场,要知道能执掌中办的人往往都会在权力的金字塔上更进一步,甚至荣登大宝、入朝拜相都有可能,比如共和国的开国之君毛泽东以及几年前的那位温情总理均是中办掌门人出身。
如果要给中办掌门人排一个名字,那么你会看到更多有趣的发现。在这一长串名单中有毛泽东、陈独秀、张国焘、邓小平、周恩来、邓颖超、任弼时、杨尚昆、汪东兴(此处省去数人,原因你懂的)等人,相信看到这些名字你就该知道中办是有多么牛逼了吧!杨尚昆成为后来的共和国主席,亦是邓小平南巡时最得以依靠的军方力量;汪东兴更是成为1976年扭转乾坤的关键力量,如果没有他掌管的中央警卫部队,后面一系列的故事基本没戏。
然而这次的冬至之战,当真是“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本文来源 微信号:南方评论一胡赛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