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万江建25个社区党政公共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15-03-12      来源: 网络整理    点击:

  3月11日,记者从东莞市委组织部获悉,2014年以来,万江街道建立了25个社区党政公共服务中心,建成了“指引更加明晰、行为更加规范、服务更加周到、办事更加便捷”的基层政务环境,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社区办事人员压减五分之一

  社区党政公共服务中心将涉及到群众的党务、政务集中到中心办理,实现党务、政务办理“二合一”。除相关政务事项外,本外地人员党组织关系转接、流动党员登记、入党政审等都可以到中心办理。同时,将社区原有分散的办事窗口、工作人员、办公设备等,整合集中到社区党政公共服务中心。

  中心全部在原有办公场所基础上改造,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资源,做到不新建办公楼,不新增办事人员,不新购办公设备,不增加社区负担。考虑到每个社区的经济实力、人员分布、业务总量等方面的差异,万江街道职能部门指导社区科学设置中心的规模、业务窗口的数量、工作人员的职数等。

  从目前运作的情况来看,较以前分散办公相比,办事人员共减少34人,平均每社区减少1.8人,下降22.97%;每月办公经费比以往节约8.3万元,平均每个社区节约4372元,下降18.35%,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一条龙”代办群众事务

  在中心建设中,万江组织专门力量对社区党政公共服务项目进行调研,通过整合优化,共梳理出117项由社区党政公共服务中心承办事项。这些业务涉及社会事务、人口计生与新莞人服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工商管理等5大类15个具体业务范畴,使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入中心一站式办理模式。同时,由街道统一制定各项业务办事指南、办事流程、申办资料、工作制度、收费标准等,并上墙对外公布。

  根据办事权限,117项服务项目中目前可直接在社区党政公共服务中心办结的有13项。对于多数不能在社区办结的事项,万江按照便民利民的原则,推行“社区代办”服务模式,即由社区党政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收集好群众的办事资料后,派专人统一到街道各窗口部门办理,办结后通知群众领回,实现群众“不出社区能办事,有没熟人办成事”的目标。目前代办类事项共有81项,约占总服务项目的70%。

  此外,对需要现场签名的23项业务,社区党政公共服务中心在办理好本环节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提供咨询服务,减少群众因资料不足或流程不清而“多头跑”。

  推行代办服务后,比如群众办理小孩入户手续,只要在中心花5分钟填好入户申请表,然后由中心工作人员去相关部门代为办理,2个工作日后,申请人便可在中心服务窗口领取证件。

  限时办结,首问负责

  万江注重制度建设,不断规范内部管理和优化服务流程。中心实行首问负责制,设置首问岗位,推行首问事项登记制、去向留言制、一次性告知制。群众在首问岗位可以获得咨询、登记办事、填报资料指导、当场办理、分送、送达办事结果等服务。

  在时限上,中心实行限时办结制,实施统一的办理时限,实行法定办理时限公示制、承诺办理时限公示制和延期办结告知制。

  对社区党政公共服务中心窗口及其工作人员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的考评奖惩制度,制定量化的考评指标及奖惩标准,并将考评结果张榜公示。

  万江还统一设立投诉窗口和电话,由专人负责受理及回复投诉。

  中心定期开展培训交流,强化社区党务政务办事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技能,提升服务水平。中心实行“AB”角岗位工作制度,每项业务均由两名熟悉工作的人员负责,其中一名人员有事不在,另一名人员也能办理,避免群众白跑一趟。 (记者/段思午)




(责任编辑:ZIDONGGE)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