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王蒙谈价值观:向人心喊话-公道自在人心

发布时间:2015-06-23      来源: 人民日报评论    点击:

【人民论坛】价值观,向人心喊话

王 蒙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一直备受重视。我以为,这是对于世道人心的喊话。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同样的课题,2500年后的我们也面对着。

就是说在发展与改革都迅速进行的条件下,我们需要精神上的稳定与光明,需要一种精神的清晰: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底线,什么要称赞,什么要避之唯恐不及,不能糊里糊涂。

就是说,我们要做好人,树好心,做好事,不能做恶、做贼、做伪、做违法乱纪、做倒行逆施。

贪腐是使不得的,干部只能做清官,不能做贪官。假公济私是使不得的,偷工减料与偷奸耍滑是使不得的,人人要做得到敬业与诚信。害人的事是不能做的,人应该友善待人。而爱国与否,更是含糊不得的大义所在。

价值观不是凭空编造的,公道自在人心,价值观自在人心。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标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社会层面价值建设的这八个字,传承了天下为公与成仁取义的中华文化传统,总结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的历史实践与人心所向,弘扬了中国人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历久而弥新的创造性追求。

富强,则是鸦片战争以来世世代代中华有识之士的梦寐以求,是近一二百年以来的一座血泪丰碑。民主与法治,文明与和谐是富强的前提与保证,是发挥巨大人口的积极性、能动性而又为快速发展减震的关键。文明与和谐同时满足的,是我们历经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与各种锻炼考验后的精神饥渴。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核心价值的根源在于孟子所强调的人心,要向人心喊话,要贴近与引领人心。价值建设的关键在于与人心的对接。“礼失求诸野”,中国人心的传统文化积淀仍然根深蒂固,同时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变与创造。

更要珍惜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与中国人民革命的种种经验教训与文化成果。而最最重要的成果是改革开放,走向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人心可用,世道可优,传统可取,现代化的目标正在靠近。我们在价值建设上的工作可以做得更深入更亲切更融会贯通。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