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制度应是未来全面改革的核心所在
发布时间:2015-05-01 来源: 南方周末 点击:
次
风风雨雨60年过去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执政党领导下开展工作,扮演了应有的历史角色。六十一花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共和国之最高权力机构,也该洗去历史征尘,披坚执锐,为人民幸福、国家强大担当起新的历史责任。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某种中国特点,但本质上仍属于承担民主政治职能的代议制机构。大略可以说,政治家对民主政治认识到什么程度,也就会对人民代表大会认识到什么程度。不论什么民族,人的活动均可分为私人事务与公共事务领域,虽然二者之间的边界存在某种不确定性。在公共领域里,人们很难就公共事务的处理达成一致意见,就需要形成不同层级的权威,构成治理体系。
如果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建立更为健全有效的制约机制,人大代表们的个体利益诉求与公共利益要求更容易取得一致。由这些要素构成的民主政治,会给社会提供极大的政治可预期性与社会公正环境,人民借此稳定生活,投资者借此发奋创业,全社会借此持久进步。
也要看到,民主政治发展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就是那些较早走上民主政治道路的国家,其运行机制仍然有待完善。
相比之下,中国民主政治的实践只有很短的历史,需要探索的改革任务更加艰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是未来民主政治改革的核心所在。从人民代表产生的程序和方式,到人民代表大会独立议事的公开透明,再到法律至高无上地位的奠定,每个环节都需要革故鼎新,深化改革。改革即将破题,人民寄予厚望。希望新一代政治家以坚毅果敢的决心与睿智谨慎的谋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完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关键任务。
(原载前日《南方周末》方舟评论,有删节,作者党国英,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