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评论君推荐】办事不求人,还得靠规则

发布时间:2015-04-26      来源: 人民日报评论    点击:

 

本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评论

评论君推荐

 

 

评论君“小星”说:出门办事,常会听到某领导交代“那就按规矩办吧”。因为关系生疏,在不同的语境下,具体操办人的态度有可能是天壤之别。这就涉及一个问题——权力清单公开了,怎么有效运转?如何挤掉“看人下菜碟”的懒政泡沫?答案就在下文之中。

 

【人民观点】靠规则重塑权力运行

——让百姓办事不求人②

本报评论部

 

有位刚参加工作、负责审验车辆的年轻人发现,同事们的桌子上经常摆满种类不同的“散烟”。观察之后才发现,几乎每一名来办手续的驾驶员都要非常客气地向他们敬烟,无论如何都推辞不掉。于是,不到半天桌子上就积了一大把,看上去像个香烟铺子。“不敬烟不办事,敬了烟好办事”的坏风气,折射出的是权力为谁运行、如何运行的大课题。

让百姓办事不求人、权力运行不打折,也是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的热议话题。有的代表委员提出,有些地方搞简政放权、一站式服务,却只收材料不办事,审批还是要在“后台”完成,服务大厅成了“收发室”,背后原因还是因为权力清单不清晰、权力流程不顺畅。还有代表委员提出,一些地方虽然有了权力清单制度,却偷偷开了“制度后门”:表面上取消审批事项,转身又巧妙地转移给“二政府”或者“红顶中介”,于是权力清单看上去“清”了,但办事手续反而多了。这些现象,值得深思。

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正是为了有利于服务人民、有利于群众办事。靠什么堵住“制度后门”?“规则是最好的治理者”。必须运用规则重塑权力运行,实现权力运行的程序化、规范化、法治化。看看网上晒出的“行政审批长征图”,上百个章、200多个审批日令人徒叹“一个项目的命运太艰难”;想想“准生证”带来的烦恼,手续流程五花八门甚至相互“打架”,“办准生证比生孩子的周期还长”。更何况,程序复杂不清,必然导致责任模糊不定,工作人员更容易“打官腔、甩冷脸、踢皮球”,伤了公信力,寒了群众心。

正因如此,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就要抓好清权、减权、制权、晒权等主要环节。许多时候,程序与规则之所以难以落地生根,非不能也,是不愿也。一位“局中人”坦言,“有审批权和没审批权大不一样,有审批权,人家就事事求你拜你,把你当财神爷般供着。”正是这种“财神爷”的感觉,让一些领导干部视审批权为囊中私物、上下其手、突破规则,甚至曾有某环保局长放言,“分分钟搞垮一间厂”,造成群众“见佛就得拜,见庙就烧香”。因此,让权力清单运转起来,内驱力正在于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以制度程序取代“领导意志”,以法治规则规范自由裁量,权力才能真正运行在为民造福的轨道上。

靠规则重塑权力运行,这里的“规则”不是冰冷僵硬的制度,而是富有人性关怀、能感知群众冷暖的法治文明的呈现。很多人心知肚明的是,当一些领导干部表示“那就按规矩办吧”,常常意味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字面上的“遵守规则”,另一种则意味着“板起面孔、故意为难”。比如,审批事项规定了法定期限,一天内可以办结,一周办结亦可,这中间的自由裁量权就成了一些人“拿捏”的空间,对“不懂事”“不够意思”的申请者“顶格办理”,把规则内的权力用到极致。而对行政相对人来说,一个项目耽误一天的成本或许就高达数十万元乃至更多。现代法治文明当然需要自由裁量权,但正确的规则意识应该是对自由裁量权的善意使用,以最大限度方便群众为出发点,否则规则制定得再复杂,也难免为人所乘。在这个意义上,法治与规则也是对人心的治理,严以用权更要心存敬畏。

在现代社会,正当程序是权力的运行轨道,依法依规是权力的运行方式。用法律和规则再造权力运行、规范自由裁量,从整体上明确权力的运行轨迹,在微观上划定部门的权责边界,才能描绘一幅来路清晰、去向明确的“权力流程图”。对领导干部而言,这是一个“隔音空间”,在这里,只按程序确定进退行止,不管权力和关系的无孔不入;对人民群众来说,这是一种保护机制,在这里,可按规则监督政府效率,不怕拖延推诿的懒政,无惧打点关系的暗示。以规则取代关系人情,以规则清除寻租空间,才能防止随意性、压缩模糊性、杜绝逐利性,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