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平等不是我们的理想 我们为什么追求平等?| 这是最好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5-04-26      来源: 共识网    点击:

 

 

导读:中国历史上,有被砍头的皇帝;但是,从来没有一个最高统治者经过审判,被判有罪坐牢的。我们追求平等,并不是仅仅因为平等是我们的理想。来源:共识网,文|刘云枫

 

  “人人生来平等”,对中国人而言,是一个传说。“人上人”才是每一个中国人与生俱来、刻骨铭心的理想。美国人有美国梦,中国人也有中国梦。中国梦很简单,就是把其他人都压在下面,当“人上人”。

  中国人没想过,从来也没想过,不平等的思想和社会制度,伤害的是每一个人,也包括“人上人”。今天中国之社会隔膜、人情淡漠、经济畸形、法同虚设,其根本在于我们本来就没想构建一个平等的社会,而一个不平等的社会,出现上述乱相,实属正常。

  先说一个人人皆知的事实:高考。高考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是人见人烦。可是,为什么一项体现机会均等的公平的考试制度,会堕落到如此地步呢?关键在于,中国的高考,是给人分等级的。上了大学,是“天之骄子”;没上大学的,不知道叫什么,也没人关心他们——他们被社会遗忘了。“天之骄子”,还有三六九等。一等,清华北大;二等,“985”;三等“211”,四等,“一本”;五等,“二本”;六等,“三本”。还有什么“高考状元”,从省市县,到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状元。中了状元的,就和范进老爷中举一样,欣喜若狂;落榜生,就像被判了死刑一样,感到暗无天日。

  所以,高考是一柄双刃剑——对成绩好的,是“捧杀”。上了清华北大,和著名大学的,大有“指点江山”不可一世的雄心,实际上,眼高手低夸夸其谈者,居多;对成绩差的,是“棒杀”。才进入学校和社会,就被贴上了“智力无能”的标签,极大地扼杀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他们遇见清华北大的,先矮了半截,以为自己是“残疾”人、智力残疾。

  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孔子说:“选贤与能”。老子的话,没人听;孔子的屁话,倒是有人觉得香。事实是,人和人是绝对平等的,即使是清华北大之“高材生”,与落榜生之间,也没有实质的差异。或者说,他们之差异,只是对那一次考试而言。

  科举,是“选贤与能”的成功实践。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不平等的集中体现。人们之所以愿意忍受“十年寒窗”,恰恰说明,“一朝金榜题名”所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十年寒窗”的付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聪明人,是不会作赔本买卖的;聪明的民族,更不会。

  举人的收益,包括:1,特权,例如,见了县太爷,不必下跪了;反过来,乡下人,要是见了举人,是要叫老爷的。2,税收优惠;3,超额收入。“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要是读书人,再能入了仕途,谋到一个县太爷,白花花的银子,将和河水一样流到自家院子里。这种“买卖”,不是任何一种商业行为可以比拟的。

  正因为科举,有其他行业不可比拟的收益,才使得全社会将其全部才智投入进去;特别地,科举在中国,是公平和公开的,除去什么娼妓、戏子、乞丐不能参加之外,谁都可以进京赶考。于是,传统中国深陷科举之陷阱,难以自拔。中国社会,停滞不前,也就有了初步的答案——没有人,不把最优势的资源,投入科举;当科举耗费了全社会最优势的人力资源于《四书五经》之时,还有多少人、多少智慧能用于发明和创新呢?

  要是科举所得, 与其他行业的平均所得,大体相当,显然,人们不会放着其他道不走,却偏偏选择“华山路一条”。全社会、所有人,都放弃其他路径而选择科举,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科举之收益,远远超过其他产业的平均收益。但恰恰是科举之超额收益,把中国永远锁定在低水平均衡的泥潭里,动弹不得。

  可见,不平等,绝不是什么好事情。不平等是一个“黑洞”,具有强大的、无可抗拒的引力,将所有经过它的资源,全部吞没。

  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不平等都是现实,而平等是人们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理想。一个社会,或者选择平等的社会秩序,或者相反,根本不存在中间状态。因为,不平等是一种难以遏制的社会毒瘤,如不斩草除根,必然像癌细胞一样,毁掉整个社会的健康。

  中国人,认识不到这一点。认为,一个人,特别是国家和政府的最高领导人,有点特权,没啥。于是,皇上就有了特权;皇上有了,皇上他爹,也有了;他儿子,也就有了。皇室自然,全都有了。皇室有了,和皇室关系紧密的,也就有了。

  特权阶层产生了,只好,“刑不上大夫”——要是能止于大夫,也就罢了。但实际上,在一个等级制社会,每一个人都有特权。不同在于,有的人,特权大;有的人,特权小。皇帝压迫所有人,其他人,压迫所有他可以压迫的人。除了皇帝,每个人对上是奴才,对下,是皇帝。每个人都以压迫其他人的快乐,抵消被压迫的痛苦。被压迫得越强烈,他压迫别人的时候,也就越来劲儿。反正,要找回来。太监出宫,就是这种状态。从上司办公室出来、面对下属的人,也是这种劲头儿。

  特权就是一种瘟疫,传开了,就止不住了。上世纪80年代,朱德同志的孙子,犯了事,照样处理。可是,三十年之后,一个叫李刚的保定市城区分局副局长的儿子,开车在校园内撞死自己的同学后,居然高喊:“我爸是李刚”。分局副局长,也就是一个基层警官、科级干部,特权有多大,已经令我们吃惊。

  但,我们不要仅仅指责李刚父子,不是他们没错,而是不全是他们的错。君不见,“一个李刚倒下去,千万个李刚站起来”,这种事已经多到让我们麻木的程度了吗?根本在于,我们从来不该给予任何一个人、任何一点特权,无论他有多么“伟大光荣正确”。就像西方,人人平等,总统、最高领导人也要接受监督,出了错误,要负责;犯了法,要接受审判,无一例外。

  中国历史上,有被砍头的皇帝;但是,从来没有一个最高统治者经过审判,被判有罪坐牢的。这表明,最高领导人,还有特权,还在享受特权,人们也能默认他们所享有的特权。只要一个人、有一点特权,特权就会像池塘里的波纹布满整个水面。也由于此,我们所追求的平等,必须是完全、彻底的平等,是全局的平等,而不是局部的平等。

  不平等对社会之伤害,不限于政治上;经济上的不平等,同样是致命的。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每个行业的利润率,大体是一致的。如果,某一行业的利润率超高,则更多的投资者,将会进入,并加剧竞争,直到其利润率与社会平均利润率相当,为止。就像在高速路上行车,每一个车道的车速,大体是一样的。

  前提是,自由——即:不能设置进入门槛,任何资本都可以自由进入某个产业。否则,就是垄断。垄断的唯一目的,是获取超额利润。房地产,就是这样一个市场。

  在中国,土地是国有的。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土地的最终所有权。换言之,所有中国人,都是“暂住者”,这一点,无人例外。“小产权”房,是为一例。为什么国家坚决打击“小产权”房呢?因为,要是“小产权”房合法化,所有城市周边的所有集体土地,一夜之间,就会像洪水一样冲进房市。房地产价格,暴跌无疑;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必然崩溃。

  对此,政府有足够清醒的认识。但,对“小产权”房超常规的、严厉打击,说明两点:第一,房地产的高价,是政府一手造成的;第二,政府从没想让房价,降下来。抑制房价的所有措施,作秀而已。

  不仅如此,控制土地供应,始终维持着一个利润超高的行业——房地产业。换言之,房地产业与其他行业,有巨大的利差。所有资本,都是追逐利润的,都是追逐超额利润的。于是,正如郎咸平先生所言,全中国的产业,被房地产套牢。全中国的资本,都兴冲冲地扑向房地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七匹狼做地产,美的做地产,海尔做地产,雅戈尔做地产,苏宁做地产,国美做地产,苏泊尔做地产,格兰仕做地产,奥康做地产,娃哈哈做地产,喜之郎做地产、奥克斯做地产、长城床垫做地产、长虹做地产,五粮液、郎酒、水井坊、阿里巴巴都在做地产,神奇的地产,让72行最后都殊途同归。

  为什么?超额利润。大多数行业的利润率,在5%左右。IBM这样的高科技企业,也是如此。闽南某个知名品牌服装企业一年的销售额做到39亿,利润只有1个多亿。可是,房地产企业的利润有多高?有说100%、200%的,也有说7,80%的,但最差不会低于20%。在国外,要是某一企业或行业的利润率奇高,是要受到监管的。因为,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是不可能出现超额利润的。

  房地产业的超额利润,带来了什么?第一,创新停滞。既然房地产赚钱,那么容易赚钱,不需要技术创新,不需要提高生产率,都能赚钱,哪个企业还会投入资金于技术创新啊。第二,产业结构失衡与萎靡。“一半是火焰,另一半是海水”,房地产业是火焰,其他产业都成了海水。不过,产业是相互关联的,“一枝独秀”的产业是不存在的,产业失衡的最后结局是,集体萎靡。第三,假冒伪劣泛滥。房地产业赚取超额利润,其他行业,也不会善罢甘休。因为,超额利润会引起连锁反应,带动全社会的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要是其他行业的利润率达不到房地产业的水准,它们就无法生产和生存。为了生存,怎么办?造假。

  我们追求平等,并不是仅仅因为平等是我们的理想。而是,社会各阶层之平等,将构建没有隔膜之和谐;政治上之平等,将废除所有特权和特权阶层;经济上之平等,将带来产业之均衡发展和技术进步。平等有益于社会,有利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历史上,我们被“官本位”锁定;现在,我们可能被“官本位”和“房本位”再次锁定。

  19世纪早期,在俄罗斯漫无边际的草原上。一个赶马车拉着草垛的农夫和坐在车上,准备去城里读书的孩子,一问一答:

  农夫:要是所有人,都认为读书是一件高贵的事情,还有谁种田啊;没人种田,天底下的人不全都要饿死吗?

  孩子:要是所有人,都去种田,还有谁明白世界上的其他道理啊。

  农夫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这是俄罗斯伟大的小说家契科夫小说里的一段话。

  只有平等,可以解决俄罗斯农夫的困惑;只有平等,可以解决中国面临的所有问题。这,就是我们追求平等的原因。

2011年7月18日星期一

19:00北京望京家中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