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莫旗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引领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围绕旗委、政府中心工作,履职尽责、真抓实干、勇于担当,为全面建设“四地八区”,实现“两个转变”,打造美丽文明、富裕平安、和谐幸福的莫力达瓦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
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有效。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带三创”活动等,旗委中心组(扩大)开展学习22次,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参学3500余人次,累计发放学习资料6000余册。充分发挥“莫力达瓦讲堂”和全旗240个基层大讲堂的作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群众路线、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8337”和我旗“四地八区”发展思路的宣传教育。2014年,全旗各级各类讲堂共宣讲320余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达1.9万余人次。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干事创业舆论氛围浓厚。加大与上三级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力度,在内蒙古日报、呼伦贝尔日报制作专版并发表《圆梦绿色》、《莫旗特色农业点石成金》、《借得好风快行船》等头题稿件30余篇。邀请和接待央视10套《探索与发现》、央视4套《远方的家—江河万里行》、央视7套《农广天地》、央视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内蒙古日报等媒体记者来旗采访7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我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按照处置流程对网络舆情进行妥善处置,网络主流声音传播不断加强;利用官方微博“呼伦贝尔莫旗发布”、官方微信“莫旗发布”、“莫力达瓦讲堂”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信息1500余条,以传统和新兴媒体的有机融合扩大了宣传覆盖层面;2014年,我旗累计在市级以上各类媒体上稿2900余篇,莫力达瓦新闻网刊播信息1700余条,IP访问量达91.6万次,PV点击量达492.5万次,创历史新高。
三是推进文明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大力倡导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莫力达瓦精神”,在旗内新闻媒体重要版面开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专题,举办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演讲、征文比赛等活动,组织开展了“中国梦•尽责圆梦”、“德润草原•文明之行”主题实践活动;面向全社会开展了第四届道德模范推荐、评选工作,2人荣获市级道德模范,成功评选出我旗十大道德模范;深入开展文明旗县城、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活动。2014年,关工委“夕阳红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全区志愿服务先进组织,腾克镇晋升全国文明村镇,尼尔基一中晋升全国文明单位,红彦镇、宝山镇获市级文明村镇。9月份,顺利完成自治区级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工作,总成绩排在第一方阵。
四是加强文化建设,民族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一是文艺创作精彩纷呈。创作了达斡尔族题材电影剧本《阿尔拉往事》等民族文化精品;编辑完成《达斡尔经典民歌集》,搜集整理《曲棍球全集》,出版发行《纳文慕仁》季刊4期;孟扬长篇小说《诛秦》由东方出版社出版,鄂阿娜长篇小说《以父为名》完成写作,涂桑清画展在北京举行;关安平创作的《达斡尔人》入选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并由国家民族画院永久收藏;作家晶达获第七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新人奖。二是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乌兰牧骑在自治区第六届乌兰牧骑艺术节上荣获团体金奖;舞蹈《激情波依阔》在呼和浩特首届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比赛中获优秀奖;在北京民族大学博物馆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览;莫旗男子曲棍球队参加了全国男子曲棍球锦标赛,获得了时隔19年后的冠军;邀请乌兰托娅举行了“阿爸的草原”公益演唱会;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尼尔基之夏”广场文化周,“2014年中国•达斡尔冰钓节”,“2015年盛世达乡情•幸福中国梦”春节联欢晚会。三是文化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成立了文化体制改革专项领导小组,制定了莫旗文化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要点、时间表和路线图,逐项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内容。按照“抓大扶小”的思路,帮助库如奇乡注册成立映山红手工艺品合作社,扶持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等达斡尔民族文化产业,逐步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机制体制。(何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