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我们要的不只是“谴责”
发布时间:2016-04-0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台北市内湖区28日惊传4岁女童被砍头的骇人命案,这是继去年北投女童遭割喉惨死案之后,再度发生无辜幼女遭遇不测。(
3月29日央广网)
4岁,正是一个孩子慢慢离开父母的怀抱,用自己的双脚走出人生的年龄;4岁,正是一个孩子慢慢越过父母的双手,用自己的双眼慢慢去看这个世界的年龄;4岁,更是一个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一起笑、一起闹,无忧无虑过着每一天的年龄。
4岁的她,却在一个成年人手中,被折断了稚嫩的翅膀,一个快乐的小精灵,她的笑容永远定格在了4岁这一年。
前几年国内也有不少同样针对孩子们的校园暴力事件,在那段时间里,校园安全事件让不知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2011年女同小悦悦被面包车碾扎十几个路人漠视,2015年男童小硕被挖眼球事件,由媒体曝光后,先后在社会引起极大回响。
这一切的一切最终的受害者,只是一群毫无自我保护能力的孩童。在那本应该无忧无虑的童年,却承受着伴随一生的伤痛。小悦悦、小硕并不是第一个受害的孩子,也不是最后一个受害的孩子,为什么在备受社会关注之后,这样的事件还偶有发生。孩子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对他们的成长是否会产生影响。
还记得“老人扶不起”事件时,人们玩笑说“不是老人坏了,而是坏人老了。”笑笑之余不觉也有那么一丝道理。
老百姓有句话,叫做“先天不足后天补齐”。科学研究发现,成长的环境对一个孩子未来的性格、行为、能力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我们的下一代成长在一起有着威胁,而周边又无法寻求帮助的环境中,那么他们以后会不会变成一个激进的人,亦或者冷漠的人。
毛主席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虽然是对青年人说的一句话,但是任何一个青年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童年。花朵只有在阳光的照耀下才能盛开的更加鲜艳,风雨只是为了更加茁壮成长的考验。
许多年后,我们会逐渐老去,孩子们也会逐渐成长,难道那时的我们再玩笑的说上一句“坏孩子们长大了”。
【四川 王萱
0837-6222356】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