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微信716738729    热线:13944917050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专制社会有一大群这样的人

发布时间:2020-05-12      来源: 法律园地    点击:

 
 

   

     在专制统治下的社会,三教九流、七十二行,上自皇帝,下至庶民,熙熙攘攘,归纳起来,勿非三种人,那就是:主子、奴隶和奴才。

 

     皇帝仅凭自己一人不能控制所有的奴隶,这就产生了对奴才的需求,而大量的奴才是从奴隶阶级中提拔起来的。

梁启超

 

     梁启超把奴隶分为两类,一类是身奴,另一类心奴。身奴就是普通的、或被迫的奴隶;心奴就是心甘情愿的、自动献身的奴隶,心奴又被称为奴才。奴才,奴隶中有才能者也。

 

    身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奴。财产被劫掠时,他说还有自由;自由被剥夺时,他说还有生命;生命被扼杀时,他还谢主隆恩。即使眼前一无是处,他也能找到赞美的一万个理由。他认为麻木是幸福之本,媚骨是升迁之道,崇高是痛苦之源,正直是怪异之举。

 

    主子和奴隶是绝对的,而奴才是相对的。奴才在主子面前是奴才,在奴隶面前又摆出主子相。奴隶还有自己的灵魂,奴才连灵魂都出卖了。奴隶一旦做了主子,对奴隶也许还有恻隐之心;奴才一旦做了主子,对奴隶比原来的主子还厉害。

 

    梁启超认为,奴隶性在中国社会各阶层中普通存在,民对官,下级对上级同样自居于奴隶。更可悲的是虽日日为奴而不觉其苦,反觉其乐。甚至有人见他人不奴隶反而嘲笑之。奴隶性的恶劣影响、严重危害表现为:

 

    一是它使人养成严重的依附性和依赖性。如群盲借行,甲扶乙肩,乙牵丙袂。这种依附人格造成独立人格的泯灭,又势必使人丧失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

   

    二是由于人们既是上一级的奴隶,又是下一级的主子,这就造成双重人格,由此又养成虚伪、巧滑、媚上骄下等恶德。

 

   三是它使人“奴颜妾面”,丧失人格尊严,自轻自贱,自甘卑屈。

 

   四是它使人缺乏国家观念、群体意识,使人无政治热情、无责任感,对公共事实冷漠。他们认为自己与国家没有丝毫关系,也不知道国家为何物,也不管国家谁做主人。

 

   五是它造成一种安分、顺从、偷安、苟活的顺民性格。显然,这种奴隶性不仅是传播民主思想的大敌,也是振奋民族精神、增进民德的严重障碍。中国数千年的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根本原因皆来自于奴隶性,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

 

 

鲁迅

 

 

   鲁迅说: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林语堂说:“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阶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

 

林语堂

 

   这是对心奴最准确的描述,也有人怀疑这并不是林语堂说的,但不管是谁说的,专制社会确实有一大群这样的人。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