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有家媒体报道,一个公民要出国旅游,需要填写‘紧急联系人’,他写了他母亲的名字,结果有关部门要求他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这怎么证明呢?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在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痛斥了某些政府办事机构。网友们纷纷为心向百姓、接地气儿的总理点赞。
其实,总理的接地气儿在每一次讲话中都可见一斑,形成了他特有的语言风格。今天,我们回顾一下今年1月以来总理的讲话,感受他的“克强范儿”!
“实在没必要贪恋这个权力”
总理在广东调研考察期间,主持召开外向型企业座谈会。一位企业负责人诉苦:企业的出口退税手续,一旦涉及到跨省办理,发函回复常常遇到办理人员“拖拖拉拉”,本来一两个月就能完成的手续,经常需要半年、甚至一年。
“好像多拖几天不办,就显得自己‘权力很大’。实在没必要贪恋这个权力嘛!”在之后的常务会议上,总理重提此事时表示不解,“审批的过程完全可以加快,也应该加快。否则政府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更称不上是现代政府。”
“政府在这方面多花点钱,我觉得值得!”
1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上,总理谈到:“我在基层调研考察时,看到好几个大专生,毕业后回到自己家乡当村医。他们有这个志向为父老乡亲服务,我们就该多为他们多提供点条件。”总理说,“政府在这方面多花点钱,我觉得值得!这比一味花钱建大医院的效用更高。”
“中国有六七亿农民,其中相当大一部分看病主要依靠乡村医生。那些很偏僻的山村,老乡们很难走上几十里地去镇上看病,主要依靠村医。”总理说,“要千方百计提高乡村医生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上面‘多头多脑’,下面就会‘昏头昏脑’。”
总理在2月6日的常务会议上谈到:“一个项目压在某个部门没批下来,可这个部门跟这个项目压根没多大关系!”总理说,“投资项目要抓紧时间按类别划分清楚,没关系的部门就别‘掺和’了!一会儿说时间不够、人手不够,一会儿又什么事都要‘掺和’,没关系也要进,这些问题都要一清到底!”
总理强调,各部门首先要把自己的事办好,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说:“我到地方调研时感到,现在有些审批,上面‘多头多脑’,下面就会‘昏头昏脑’。地方同志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这些部门也要审批,都被搞‘晕’了!”
“缓解因病陷入困境群众的‘不能承受之重’。”
在2月11日的常务会议上,讨论研究进一步做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时,总理强调:“救助不能光在那‘放空炮’、‘唱花腔’,最后‘口惠而实不至’。”他说,“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重病切实是‘不能承受之重’,各部门要加强联动、完善制度建设,加快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缓解因病陷入困境群众的‘不能承受之重’。”
“老百姓办事创业,拜了这个菩萨,还得上另一个庙!”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三天后,一份厚达30多页的《落实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摆上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讨论桌。总理会上斥言,我们一些宏观管理部门管了许多本该“微观”决策的事,各种执法部门又重重叠叠。“结果可以想象,老百姓办事创业,拜了这个菩萨,还得上另一个庙!”
针对一些政府部门存在的“不作为”现象,总理说,“简政放权决不是‘一放了之’、‘甩手不管’”。“老百姓来找你办事,表面上,门好进了,脸好看了,有的甚至还端茶倒水,但就是事不办,章也盖不了。这和之前不是一样吗!”
“公职人员,要这个‘派头’有什么意思?”
在3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旧事重提:“一边说解决贫困人口、完善社会救助的资金困难,一边办公楼却越修越豪华,这太说不过去!”
每次去基层考察调研,他都坚决不住所谓的“一号楼”,坚决不住超标准的大套房。“我看到有些房间,像会议室那么大,真是‘大而不当’。”他说,“房间再大,里面也不就是一张床嘛!”
总理指出,现在某些官员,不仅追求大的办公室,坐车也要大排量的。“一个公职人员,要这个‘派头’有什么意思?”
“这不是形式主义吗?!”总理说,“对政府性楼堂馆所这个屡治屡犯的‘牛皮癣’,必须要加大整治力度,坚决查处,绝不手软!”
“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
“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在4月14日的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总理说。
当听到网易董事局主席丁磊说,现在手机的流量费很贵,1G就要70元。总理当即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我之前就说过,中国的信息基础设施之落后,我们自己都很难想象!”
总理发话的第二天晚上,工信部官微@工信微报即作出回应:“为落实李克强总理指示,工信部将加大今年宽带专项行动中‘加快4G建设’、‘大幅提升网速’等工作的力度,使老百姓上网速度更快,价格更优惠。”多年来网民抱怨的上网贵、网速慢问题,总理一发话,立刻就有了回应。网民纷纷为总理点赞,有的说“可见‘一句顶一万句’绝非妄言”。
“戴着政府的帽子,拿着市场的鞭子,收着企业的票子!”
“现在要建一个项目评估环节实在太多了:环评、水评、能评、安评、震评、交评、灾评、文评、雷评、气评……这个评、那个评,一些地方的同志都把这些评估编成了笑话!” 总理在4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上斥责中介评估乱象。
“我到一些地方考察,有些企业反映,现在表面看起来审批项目是简化了,但真要办事,还需要经过层层的中介服务。有些中介机构戴着政府的帽子,拿着市场的鞭子,收着企业的票子!”
“老百姓办个事咋就这么难?”
在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谈到,在海南,一位基层优秀工作者参与评选全国劳模时,仅报送材料就需要盖8个章,结果他跑了几天也没盖全,最后还是省领导特批才得到解决。
“盖完章他当场就哭了。”讲到这儿,总理发问,“老百姓办个事咋就这么难?政府给老百姓办事为啥要设这么多道‘障碍’?”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他在5月6日的常务会议上进一步阐释说,中国历史上,但凡一个时代的政治比较“简”,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就会被后世称为“盛世”。而中国历史上的若干次重大改革,其主线都是“删繁就简”。
“决不能再搞‘模糊边界’、再玩‘模糊权力’!”
还是在这次常务会议上,“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概念彻底成为历史。总理指出,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把审批当成了“利益分配”的手段。“这就把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搞混了,也把社会经济的制度、体系搞乱了。”总理说,现代政府的职能,应该是“把该管的管好,把该服务的服务好,其他都交给市场”。
“我们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制定权力清单,其目的就是为了划定政府权力的‘边界’。”总理强调,“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该取消的就要取消,该转化就要合理转化。政府做事一定要光明正大,决不能再搞‘模糊边界’、再玩‘模糊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