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锐特稿·省部领导访谈录)戗抓重大机遇,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访辽宁省省长李希

发布时间:2015-03-12      来源: 网络整理    点击:

  新华社北京3月8日新媒体专电 题:戗抓重大机遇,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访辽宁省省长李希

  新华社记者赵承 王振宏

  正在北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辽宁省省长李希,结合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就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访谈。0

  记者:近期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形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请您谈谈应该如何看待目前辽宁经济运行遇到的下行压力?

  李希:去年以来,辽宁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一些经济指标下降幅度较大。对此,我们要历史地、全面地、辨证地分析:

  一方面,在经济减速换挡的同时,辽宁省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所提升。主要体现在“一增两稳”和“三个高于”,即:经济总量增、社会就业稳、市场物价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幅高于GDP增幅,服务业增加值增幅高于第二产业和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高于工业增加值增幅。这表明,辽宁省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呈现出积极的变化。

  另一方面,辽宁省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相比降幅较大,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增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问题既有“三期叠加”因素的影响,也有老工业基地自身原因,表面上看是外部需求不足、投资拉动减弱所致,实质是老工业基地尚未根本解决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矛盾集中爆发,是长期积累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集中显现。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还要靠深化改革。

  在困难和压力面前,我们始终坚信:机遇大于挑战,办法多于困难。国家新一轮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战略是我们信心之源、动力之源。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作出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东北振兴工作会议;国务院出台了28号文件,提出近期支持东北振兴的35项重大政策举措,辽宁迎来了新一轮振兴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目前,中央支持政策的拉动效应、资源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辽宁对内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重大契机。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辽宁遇到的经济下行压力,既是新一轮振兴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倒逼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的重大契机。十年振兴发展,为转型升级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基础,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只要我们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好全国“两会”目标任务,落实好国务院28号文件政策举措,保持定力,沉着应对,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就一定能够战胜眼前困难,取得振兴发展新成就。

  记者:辽宁如何发挥好市场和政府“双引擎”,再造振兴发展内生动力?

  李希: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的改革任务更为艰巨、更为复杂。一方面我们要解决好体制转轨过程中遗留的历史欠账,比如国有企业的历史包袱等问题;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让民间创业创新热情充分释放出来。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改革的红利是等不来的,必须通过改革的行动去争取。一是要从政府自身改革做起,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去年,省政府取消和下放省级行政审批职权783项,公开省政府部门496项审批事项清单,建立审批清单制度。今年,我们要再取消下放一批审批项目,大幅度减少前置审批。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加快建设网上审批平台。二是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辽宁省国有经济比重大,国有企业数量多,国有资产分布广,国资国企是辽宁全面振兴的最大存量资源。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三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既是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吸纳社会就业的蓄水池。去年,我们实施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等,新登记公司制企业增长76%。我们要放心、放手、放开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竞争、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推动形成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发展浪潮。

  记者: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紧要时期,辽宁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上有哪些打算和举措?

  李希: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竞争力,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核心任务。经济发展新常态倒逼我们必须走新路,这就是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之路。

  辽宁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必须立足于几十年、上百年形成的产业基础,要引导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原材料产业精深加工水平,依靠服务创建新型营销模式,依靠“两化”融合,推动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跨越,形成核心竞争力。要依托辽宁科技人才优势和产业基础实力,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戗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我们要深入实施加快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围绕工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扩大现代服务业增值空间;围绕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推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积极创造新型服务产品,形成新的朝阳产业。

  记者: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辽宁在改善民生上有哪些考虑?

  李希:民生大于天。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历史包袱重、欠账多,保障和改善民生压力大,我们要把保基本民生作为一条底线。去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的31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全省财政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0%以上。越是在困难情况下,我们越要高度重视民生、全力保障民生,民生投入不仅不能减少,而且还要力尽所能地增加和提高。今年全省要抓好10项重点民生工程,办好44件民生实事,努力增加社会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推进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增任务21万套。只要老百姓有稳定的就业,有持续增加的收入,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我们就有了底气,任何困难都压不倒我们,任何挑战都不能阻挡我们坚定前行的步伐!

  记者:面对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重大历史机遇,如何确保各项措施取得实效?

  李希: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目前,推进辽宁全面振兴的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关键是抓好落实。我们要始终把干事创业谋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把抓落实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细化目标任务抓落实,严肃纪律约束抓落实,提振精神状态抓落实。抓落实说到底是一种思想境界、一种责任担当、一种工作作风、一种精神状态,也是对党忠诚、对事业敬畏、对人民负责的具体表现。辽宁省各级政府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做到雷厉风行抓落实,精益求精抓落实,坚持不懈抓落实,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真正落地见效,全力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

(责任编辑:HN666)



(责任编辑:admin)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