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一个错案申诉31年,到了中央才解决!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怒了…

发布时间:2021-03-17      来源: 仗法执言    点击:

来源:平台指南针

我们知道,在现实中的司法活动,一些案件的申诉长期得不到解决,对此最高检也针对性的采取了一些具体解决措施,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但是你能想到吗?一个案子的申诉,长期有多长?

 

一个案件竟然申诉31年,申诉人从55岁正直壮年到现在已是86岁的耄耋老人,听到这样的消息让人愤怒、痛心又感到无力。小编看完这个报道内心五味杂陈,沉默良久……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绝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31年前,盛大爷与他人合作建房,因不同的行政部门对该建房行为评价不一,盛大爷被处以没收等行政处罚,申请行政复议被维持,所涉房屋又遇拆迁。从此,盛大爷走上“马拉松”诉讼之路。 

 

这一官司从区打到市行政执法机关;从地方基层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打到省高级人民法院,再申诉到省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终抗诉到最高人民法院。

 

该案历时31年,引发多个行政和民事诉讼,相关部门前前后后作出4个行政执法决定和16个司法决定、裁判,一个“案子”,在执法司法部门办成了至少20个“案件”,盛大爷从55岁到86岁一直奔波在维权路上,几乎在诉讼中度过了半生。 

 

2019年7月,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当场部署抓紧整理报告,并明确指示“该案反映出的诉讼程序空转问题很典型,可以作为主题教育期间的典型事例”。 2020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与最高人民法院办案人员协同办案。2020年12月18日,双方达成和解,盛大爷拿到了应有的补偿,这起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

 

 

看到这样的报道,令人为之震惊,任谁也难以想象,该案申诉竟然会历时31年之久,相关部门前前后后作出4个行政执法决定和16个司法决定、裁判,一个“案子”,在执法司法部门办成了至少20个“案件”,盛大爷从55岁到86岁一直奔波在维权路上,几乎在诉讼中度过了半生。正应验了张军检察长说的,“你办的不只是案子,还是别人的人生”,在这里小编不禁要问某些办案人,人生有几个30年?我相信换成别的大多数人,既不会这么长寿,也没这样的毅力,恐怕含恨而终就是最终的结局。试问,这样的案子,就算最后解决了,还有多少实际意义?一个人短暂而宝贵的一生竟然三十多年在申冤的路上。某些当权者你们扪心自问,吃着人民的喝着人民的,怎么能倚仗人民赋予的权利作威作福却不为民做主?如果不为人民着想不为人民服务还算是什么人民公仆。国家三令五申要以人民为中心,你们怎敢违背天理违背法纪,你们的良知去了哪里?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明确指示“该案反映出的诉讼程序空转问题很典型,可以作为主题教育期间的典型事例”。“31年申诉、3年抗诉、1年半做和解工作,86岁老人几多悲凉,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把总书记法治思想落实到实处。”张军检察长曾多次指出,如果执法、司法为民只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公平正义就只是口号、标语,法律的温度就会很低,民心就会离我们很远。

 

类似这种长期申诉得不到有关部门重视,三番五次被踢皮球的情况绝不少见,盛大爷的案子不过是冰山一角。像民营企业家吕钰、王阿根、丁有宝等人,他们也遭遇了严重的司法不公,一样申诉多年未果,为了一个“公道”多少人从壮年等到白头。说实话,盛大爷的案子不算多大的案子,然而,如果这样一个并不算大的案子也得申诉到中央部门才能解决,那要我们的基层政府部门何用?要知道,这样的案子看起来不大,但是放在人民群众身上就是天大的事,就是他们的人生。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