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童勤:控申检察部门不能成摆设

发布时间:2015-06-05      来源: 正义网    点击:

  

  “亲切的微笑、真诚的目光,她就像邻家大姐一样。”  

  “经她接待后,我感到自己的案子有希望了。”  

  “她是个好人。她能真正理解我的诉求,我能理解她工作的压力。”  

  她就是来访群众眼中的童勤,四川省成都市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处处长。她用耐心、细心、将心比心的工作态度和方法赢得了群众的肯定,展现出一名检察官对人民群众的赤诚之心。  

  真诚让潜伏的矛盾悄然化解  

  6月1日,童勤接受采访时跟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请见谅,我说话的声音很低,平时工作养成了低声讲话的习惯,如果说话声音太大,来访群众可能误会你在发脾气。”  

  每一次接访,童勤都极力安抚情绪激动的群众,声音几近嘶哑,但她始终坚持放慢语速,用平缓的态度耐心接待来访群众。  

  “不到难处不上访。控申检察部门作为联系群众的窗口,绝对不能成为冷漠的摆设。”童勤说,控申检察部门接触的多是有怨气的来访群众,稍有不慎就会刺激对方,激化矛盾。有时一个微笑,一杯热茶,让来访者感受到尊重、理解,就没有解不开的心结。  

  2012年6月初,10余人连续多日滞留在成都市检察院上访,其中还有两位身体虚弱的老人。童勤和同事们始终耐心释法说理。上访人中,一位70多岁的婆婆突然称病倒地,使现场气氛变得紧张。紧急关头,童勤立即通知120送婆婆到医院救治。一直到晚上10点多钟,她还在医院给婆婆喂水、拿药、穿衣拿鞋,忙前忙后。婆婆被童勤的温馨举动感动了,之后的信访中,老人再没有过激的举动。几天后,滞留群众全部平静地离开检察院,事态得以平息。  

  真诚可以温暖群众的心,也可以让潜伏的危机和矛盾悄然化解。2007年以来,童勤依法办理的控申信访案件全部妥善解决,没有一件引发不稳定事件。  

  上访人耳熟能详的“三心”工作法  

  “我始终坚信,只要用心,就能把事情做好。面对群众,我会将心比心,对其进行情绪疏导,然后耐心倾听其表达诉求,进而对信访案件准确分流,并细心做好释法工作。”从事控申检察工作13年,童勤总结自创了她的“三心”工作法,即“耐心、细心和将心比心”。  

  多年的接访工作,让童勤名声在外,很多上访群众点名“约见”她反映诉求,有的上访人甚至能准确说出她的“三心”工作法。以蹬三轮车拉活为生的李某正是这样一位上访人。  

  2007年,李某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逮捕,后法院一审对其作出了有罪判决,李某上诉后,二审期间,有关部门又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撤销了案件。因为案件在程序上属于没有终结的案件,虽然在看守所被羁押了400多天,但李某始终无法申请国家赔偿。  

  2009年起,李某拉活之余,每天都会奔走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讨要说法。五年过去了,他的诉求却始终得不到解决。2014年,李某在网上看到了关于童勤的报道,她的“三心”工作法深深感动着李某。随即,李某来到成都市检察院点名要求童勤“约见”。  

  童勤用一天时间看完了全部案件材料,并立即向李某作出答复:“放心吧,你的案子我接了,一定会妥善解决。”  

  此后,童勤多次与李某所在地的相关部门沟通、衔接,也不断重复着同样一句话:“案件一直悬而未决,当事人每天都在想‘我到底是有罪还是无罪’,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你们将心比心想一想。”  

  童勤的努力最终有了收获,如今,距离她接案不到半年时间,李某已经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赔偿了。他高兴地告诉记者:“童检察官接待我后,我就知道我的案子有希望了。”  

  接待来访不分上下班  

  作为成都市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处的负责人,童勤每天要处理全市大量的案件线索,审批不计其数的案件,接打电话成为她的重要工作方式——指导基层院、与信访人沟通、安排接待工作……“有时一天要接打30多个工作电话,常常刚挂了一个电话,又接起另一个电话。”  

  童勤的丈夫喻敏告诉记者,因为童勤在家中频繁接上访人的电话,他们之间也曾经发生一点不愉快。有一次,他的兄弟姐妹和父母到家中做客,本来是一家团聚叙家常的时候,童勤却一个电话又一个电话地接个不停,甚至与一个上访人的通话长达一个小时。  

  “当时我心里就很不高兴,我说上下班应该分开吧,可以跟上访人说明天到单位谈嘛!”喻敏回忆说。童勤却这样回应丈夫:“现在接他的电话,可能效果比明天叫他到检察院面对面地说更好一些。及时与他沟通,让他体会到你很关心他,为他着想,就有利于事情的解决。”  

  “不要把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看成是一个与牢骚和烦恼打交道的工作。”童勤时常对年轻的同事说,只要时时处处以群众利益为重,把每一个细节做好,就会化解千千心结,收获无价的理解与信任。 

  (图片摄影 闫昭)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