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文化强检:检察事业的星光大道

发布时间:2015-05-17      来源: 王岩云的法律博客    点击:

正义网法律博客博友行在包头市检察院的参访是短暂的,但包头市检察院留给我的印象却是极其深刻的。

 

文 | 王岩云

来源 | 王岩云的法律博客

 

对于包头市检察院的成就,可以有多方面的审视,同行的博友一定会作出各自的见解。鉴于包头市检察院最令难忘和使我震撼的是其文化建设,所以在此我仅仅选取文化建设为视角,由此一斑而窥其全貌。我一向认为,法治建设绝不仅仅是制度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更是法治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与推进。文化是一种多方位的、全面的渗透,是一种内在的精、气、神,于润物细无声中发挥作用。

 

包头市检察院重视对多元文化载体的充分利用,其文化建设成就可从六个方面概括:一是坚持检察业务文化为核心;二是重视科技信息文化的应用;三是关注自身文化的积淀传承;四是营造无处不在的环境文化;五是秉持特色鲜明的包容文化;六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兹逐一略陈。

 

 

一是坚持检察业务文化为核心

 

从介绍中,我们得知包头市检察院以“立足全区前列,争创全国一流”为工作目标,构建起“市县一体、两级联动”工作格局,多项工作和业务指标进入全自治区乃至全国先进行列,先后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严肃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专项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文明接待室”、“全国优秀公诉团队”、“两房建设先进集体”。下辖的基层院中有6个获得“全区先进基层检察院”荣誉称号,4个被确定为全国“规范化建设”和自治区“四化建设”示范院。包头市检察院组织开展的“一院一品”“一业一品”和“精品项目”创建工作,更是引起广泛关注;涌现出被最高检察院荣记“集体一等功”的青山区检察院和“全国模范检察院”昆区检察院,以及“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检察官”张章宝为代表的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摄影:矫旭)

二是重视科技信息文化的应用

 

在包头市检察院参观,时时可以感触到科技强检、信息强检的强大信号。

 

三是关注自身文化的积淀传承

 

在包头市检察院有一个专门的院史陈列室。这里墙体展板的内容涉及法的渊源、中国检察制度的发展、包头市检察机关简介、上级领导对于包头市检察机关的关怀与厚爱,以及以“树典型弘扬正气”命名的优秀检察事迹展等。此外,这里陈列了包头市检察机关自1954年检察署时代以来的印章、起诉书等案卷资料,还有油印机、枪套等物品,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代的检察制服,展品相当全面。据介绍,这些物品都是从老检察官家中寻找而来。必须明确,这是老检察官们有意识保留下来的。如果不是他们的有意识的保留,今天断然不可能看到这些。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对于检察工作真挚的情,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物品能够保存到今天。同样,没有对于检察事业深深的爱,不可能收集来这么多的物品陈列于此。这些绝不是简简单单的物品,而是一颗颗对于检察工作和法治事业的炙热之心。老一代检察人的这份爱薪火相传,使今天包头检察事业如日中天;今天的包检人正在用他们对于检察事业的挚爱感染者每一个靠近他的人。检察事业的大厦,正是一代代爱岗敬业的检察人用心血和汗水铸造而成的。他们是值得钦佩和今人学习的。

 

四是营造无处不在的环境文化

 

在包头市检察院参观,从办公楼入口的大厅,到楼道墙面,再到会议室的布置,处处承载着令人警醒的正向文化,体现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办公楼入口大厅有一块巨石,上书“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巨石后方的墙上是“长城”雕塑,提醒着干警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检察机关要做捍卫国家法治的钢铁长城。

 

包头市检察院利用办公楼道墙体开辟了专门的检察文化园地。在检察文化墙上写到:“文化兴则国运昌,法治平则国民安。辟此园地,以展现我院检察文化建设之风采乐章。”

再者,在包头市检察院办公大楼的不同楼层,都可以看到醒目的各类标语。这些标语在警示、激励着广大检察干警。下面不妨做个抄录:

乐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

理性 平和 文明 规范

机制激励人 文化塑造人 感情温暖人 事业凝聚人

善待荣誉 珍惜荣誉 呵护荣誉

自重 自省 自警 自励

以人为本 以德为先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天道酬勤 宁静致远

此外,包头市检察院报告厅后侧一整面墙壁上,映入眼眶的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由此可以使检察官们在学习开会之余感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系天下的宽广情怀和传统廉洁文化。

(矫旭 摄影)

五是秉持特色鲜明的包容文化

 

在包头参观期间,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包头的包容性。陪同人员介绍了包头本身就是一个包容度很强的城市。就群族而言,这里是蒙、汉等民族共聚之所;就历史和地理而言,蒙古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与黄河领域的农耕文化以及晋商走西口的商业文化在此交汇融合。此外,这里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并存——这里本就有着丰厚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如今包钢、北重等军工企业的蓬勃发展又蕴育出了浓郁的现代工业文明。现代包头城市发展,与包钢等重工业建设息息相关,建国之初,举全国之力支持包钢建设,这里的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鲜有地域歧视。

 

在包头市检察院的参访中,也深深体会到了一种包容大度的精神。这里有一个“文革收藏品陈列厅”。这个陈列厅的由来,不仅体现了包检院领导的睿智和魄力,而且也是包头市检察院包容文化的一个印证。陈列厅的物品为民间人士收藏,而检察院在此提供了这个场地。在陈列厅的“前言”写下了它的由来:“这是一些实物,这是一段历史,这也是永恒的记忆。有人经历过,有人听说过,有人了解过,有人研究过。‘文革物品’收藏家温润生先生,历经二十余载精心收藏了大量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实物,这些具有浓重历史色彩的物品,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十年‘文革’的某些侧面。经乔青山同志提议,现将温先生收藏的精品展示给大家,以期您在鉴赏之后有所感悟,珍惜今天和谐稳定的幸福生活。”乔青山同志是包头市检察院检察长,这里展厅正是基于检察长的提议,包头市检察院领导层的通达,以及全体干警的包容支持而来。不得不钦佩他们的包容大度!

 

看过展厅,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所感悟的。

 

六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包头市检察院有一个专门的司法警察训练中心,还有自己独立的射击场。这些为文体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推进法治的必然要求,相应地,文化强检乃是检察事业的星光大道。成效卓著的包头市检察院,如茫茫草原上空的璀璨明星,而文化建设是它发出耀眼光辉的内在力量。我在这里体会了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当然,一篇博文不可能记录下包头市检察院的所有成绩。包头市检察院的作法或许可以为其他检察机关和法律机关的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启迪。如果您也认同法治文化建设对于法治的重要意义,不妨到包头市检察院来看看。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